2023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获奖教师经验分享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2023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活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双自双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隆重庆祝第39个教师节,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务处推出2023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获奖教师经验分享展示专题活动,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创新成果,增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及热情。
《综合英语(四)》参赛课程经验分享
2023年教师教学讲课竞赛中级职称组一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 周珏
学校组织的2023年教师讲课比赛已经完美落幕,作为参赛教师,我在整个参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学习,一方面关注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总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关注如何将“思政+”、“双创+”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习其他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实践创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颇多,也真正领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重要性。
一、课程简介
《综合英语(四)》是一门面向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其特点在于该门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旨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的英文使用能力。在整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延续《综合英语》系列课程“依托课本,分块教学,丰富形式,严抓质量”的教学思路及理念,《综合英语(四)》课程注重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结合学生在先修课程《综合英语(一)》到《综合英语(三)》的学习表现,以学生英语口语(较弱项)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丰富的学生口语表达活动,以锻炼其相应的能力。除了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之外,在学生课外学习的设置过程中,带领学生坚持“每日单词打卡”,夯实学生的英文基础,让专业的学习从课堂走向日常。
二、“思政+”、“双创+”的教学经验
在课程融入“思政+”的设计方面,其核心为“润物细无声”。我的做法是,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定位能够融入思政的部分,通过在课件中补充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讨论等方式,以分享、讨论的形式,发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在关注知识扩充及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接受必要的思政内容补充。
我认为“思政+”教学的内核和专业知识教学相类似,最终的目的不是机械性地传授,而是对学生进行引领和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文化自信,强化国家认同感、归属感,掌握正确的学习、思维方式。目前我所做的尝试,是我在“思政+”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的一小步,教学效果证明了这个方向是对的,值得继续深挖、探索下去。
在课程融入“双创+”的设计方面,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我将重点放在对于学生创业思路的拓展和启发上。通过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周围校园的环境,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思考,产生好的创业点子。
三、建设成效及个人体会
结合《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多次教学比赛经验,我在今年的暑期揭榜制校级教研项目中,也做了“外国语学院《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教学研究,无论是课程教学教师还是参与课程的学生,都给了该系列课程很高的评价,这是动力,同时也是压力。如何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如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课堂中且同时保证其广度和深度、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课外计划活动以帮助学生夯实基本功、如何更好地启发学生获得“双创”灵感等问题,这些仍然是我需要时间和实践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不仅需要总结自己阶段性的成效及经验,更加需要不断的反思和学习,真正将“教学相长”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并不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通过与各学院优秀的教师切磋,我也学习到很多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双创+”教学理念的方式,这将成为我往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实践的重要灵感来源。
个人简介:
周珏,硕士。现任外国语学院办公室主任、专任教师。2021年进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主要承担《综合英语》《英语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2项校级教研课题,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曾参加2021年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全国交流活动,获得全国一等奖、湖北省特等奖等多项荣誉。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如湖北省翻译大赛、中西部翻译大赛等,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