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学院要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要闻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多措并举培养应用型人才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12-17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助理 胡双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国家将教师队伍建设置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我们高校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将来的培养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和思考:

 

一、爱岗敬业,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引导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和教育家精神。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持续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和宣传,不断完善师德师风评价、考核、监督等管理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的重要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自觉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自觉捍卫教师职业尊严的良好教风,涌现了一批师德师风的优秀典型,吕慧英、王瑾、刘群、张秋菊、唐艳平等优秀教师代表获评“荆楚好老师”,要多向这些优秀的老师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同时,学院内也应结合学院学科和专业特点,持续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和学习等工作。学院先后开展了强师德、铸师魂的“春蚕行动”六个一工程、实施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及故事征集分享等活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涌现了赵秀琴、马红霞、王香兰、余璐璐等一批师德师风优秀老师,在学院内形成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高度重视,相互学习,比学赶超的良好“教风”。

 

二、多措并举,持续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学校培养“自立自强 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结合各专业实际和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情况,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了拔尖人才培养课程、双创人才培养课程、美专融合选修课程、专业技能劳动选修课程、职业技能选修课程等课程群,融入了具备各专业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学院大力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先后获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努力建设和打造“金课”,推广多样化、多类型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对分课堂等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开展教学技巧与方法系列讲座、示范课、教学研讨等方式,持续提升学院教师教学能力。


3.改进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提高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一方面加强校内实验条件的建设和改进。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划,学院前期已经成功建设分析测试中心并投入使用,购置更新了一批新的仪器设备,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即将启动食品类专业实验室、环境专业类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生物医药科创中心物化和化工实验室的搬迁建设和仪器设备更新工作,将极大改善校内实验教学条件;另一方面持续加强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加强合作,成立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健康环保现代产业学院,与武汉加多宝有限公司、谱尼测试集团联合开办了“加多宝金领班”和“谱尼测试实验班”,校企联合完成订单班学生的选拔、实习和考核,积极推进“2+1”“3+1”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高专业学生培养质量。


4.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教师实践育人能力。学院的环境工程、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实践性较强,各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以就业为目标和导向,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紧跟社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走出去”进企业进行挂职学习,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助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企业+”,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