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腾讯网:仅靠大学难解“钱学森之问” 中学校长呼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

发布日期:2012-07-06    浏览次数: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余仕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培养,中学不应也不能成为应试工厂”。6月13日,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参观钱学森纪念馆中的“钱问阁”后,湖北随县一中副校长熊贵中深有感慨。

今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黄冈、随州、仙桃等地的高中学校,纷纷组团前往该校,参观钱学森纪念馆,与大师对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此,中学校长们的共识是:高中承担着发现、培养和向高校输送创新人才的重任,尽管面临高考压力,仍应积极探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符合学生兴趣需要、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教育模式,不能让中学生沦为考试机器。

不少中学校长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是大学和中学的共同使命。他们呼吁高校和高中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大学派专家指导中学开发校本课程,接受中学师生在大学举办夏令营活动等,实现高校和高中的“自然对接”。

武生院钱学森纪念馆是华中地区首座钱学森纪念馆,馆内展出了钱学森的院士证、公文包、电话机、床单、墨水瓶等600多件珍贵实物和图片,生动再现了钱学森严谨治学、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一生。

钱学森纪念馆的内庭院建有“钱问阁”。2009年11月11日安徽省高校的沈正斌等11位教授在钱学森院士逝世不久,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沈正斌教授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曾说:“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钱问阁”的建造正是取义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同时又展示了李政道、杨振宁、朱清时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对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思考与探索。

钱学森纪念馆的两大展厅囊括了钱学森生平成就、教育经历、学术品质、教育思想和精神风范。自2011年12月5日开馆至今,已有全省各地150余位中学校长在钱问阁前,缅怀这位科学巨匠,探讨高中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详细连接:http://hb.qq.com/a/20120624/000073.ht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