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晨光读书工程”助推学风建设

发布日期:2012-06-30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 辰熙)今年4月以来,我校以“劝学”、“善学”、“乐学”为目标,在“书香满校园,文化武生院”活动中,大力实施“晨光读书工程”,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有力推进了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

校系联动 丰富活动内容

我校积极创新形式,校系联动、全员参与,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提高师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晨光读书工程”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我校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凝聚智慧、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操作性强的读书活动建议,如“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图书馆电子资源搜索大赛、图书漂流、“活体图书馆”、学生读书计划展示会、名师导读、“感悟成长——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主题活动、“牵手阅读,读在寝室”活动、书签设计大赛、创建班级图书角、设立师生读书网络交流平台、组建读书沙龙、评选“读书之星”、“荐书之星”等等,这些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显著成效。4月23日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的清晨6点,近3000名师生在晨光湖广场参加了“书香满校园,文化武生院——晨光读书工程”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学生会干部发出读书倡议,校党委书记余毅作了重要讲话,师生代表在签名册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读书承诺。

狠抓“三早” 促进学风建设

我校以“三早”(早起床、早锻炼、早读书)活动为抓手,强力推进“晨光读书工程”,使读书工程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自我成长之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每天清晨,数千名学子或在教室、或在操场、或在湖边、或在小丘上,在专业教师、辅导员的指导和带领下,背英语单词,诵读国学经典,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风得到明显好转,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各系在“三早”活动中,还积极创新形式,提高晨读效果,如,艺术系结合该系学生个性特点,制定“以唱代读”式的读书计划,受到学生欢迎。一位学生晨读结束后高兴地说:“很喜欢这种形式的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读书模式,还调动了我们参加早读的积极性。”

赠书荐书 营造氛围浓厚

我校在“晨光读书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各专业学生特点,积极开展赠书荐书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能真正读到好书。4月30日上午,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及解放军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等10家著名出版社有关领导专程来到学校,举行“钱永刚教授向湖北读者赠书仪式暨‘晨光读书工程’报告会”。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原副省长王少阶同志及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宝林、有关出版社领导、师生代表先后作了讲话和发言,千余名湖北读者依次上台接受钱永刚教授赠书,掀起我校读书活动的新热潮。

建设书院 打造读书平台

为给广大师生营造优雅、舒适的读书学习环境,我校在增加读书设施上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一批现代书院,除了目前已经建成的求索书院、自强书院外,还将陆续动工新建问天书院、晨光书院、长龙(长城——五龙潭)书院、大智书院、体育书院等。这些书院建成以后,众多的学生读书社团组织,将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学习讨论交流场地,书院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场地,将会与第一课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分期建设系级图书阅览室,在学生公寓内设立报刊阅览室等,全方位打造读书学习平台。

持续推进 构建长效机制

我校深刻认识到,“晨光读书工程”不是即兴之作、应景之作,而是一项事关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一以贯之,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为此,我校注重用制度建设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来作保证。除制定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晨光读书工程”实施办法》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如,辅导员、班主任作为该工程第一责任人的考核办法;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并定期参加师生读书讨论会的办法;对学生读书的考核与激励措施;对学生科学的评价体系;设立各种单项奖学金(英语学习优胜奖等)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等等,构建长效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