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晨光湖畔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辰熙 李岚)晨光湖,虽然只是校园里的一个人工湖,但她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师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如珞珈山之于武汉大学,桂子山之于华中师大一般,她早已成为武生院的代名词,蕴含了太多的感动和记忆……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湖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办学19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后,学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检验、总结和凝练,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9年来,先后有一千多位教师从海内外心灵相约,来到美丽的晨光湖畔,他们在这里夜以继日、辛勤耕耘。他们当中,不仅有邓宗琦、张端品等长期担任重点大学重要领导职务的资深高等教育管理专家,也有赵斌、余泽高、李腊元、甘复兴、洪华珠、许耀才、侯祖飞、陈天佑、吕运冰、刘延秀、蔡礼鸿、董元彦、李毅等一批教学名师、知名学者,更有一大批年轻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纷纷加盟其中。在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指导下,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涌现出了如"全国优秀教师"孔德文、"湖北省优秀教师"董妍玲、"武汉市优秀教师"张秋菊为代表的众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先进教师典型。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使这个占地仅千余亩的大学校园,成为了中国民办教育改革实践与发展创新的沃土。
“相约晨光湖,成才武生院”。19年来,先后有8万多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鸡鸣而起,勤奋刻苦,躬耕力读。"沐浴晨光,小荷初露",学校坚持精心培育、示范辐射,涌现出了如杨子威、许大卉、黄鸿丽、吕波、韩云等一批服务奉献、孝老爱亲、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的先进学生典型,他们将这个美丽的校园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
“江南水乡,生态宜人”。19年来,学校坚持环境熏陶、文化引领,先后打造了楚风园、钱学森广场、自强书院、晨光湖、桃园广场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思政教育载体,构建了校园文化、实践实训、创新创业、心理健康、困难资助等一系列吸引力、感染力强的育人平台……这是属于晨光湖畔的一段荣耀记忆。
“今天桃李芬芳,明天社会栋梁”。19年来,每到6月晨光湖畔总萦绕着同一首毕业歌,为社会输送出数千名未来的栋梁。这是学校收获的季节,也是学子扬帆远航的起点。真诚做人、真心做事,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珍惜时光,勇往直前,把课堂放大到社会,把学习融入到做人。这是老师对毕业生的期盼,也是社会对"新鲜人"的要求。晨光湖畔,留下了学子最值得留恋的足迹、最激扬的演讲、最嘹亮的歌声,最青春的身影……然而,毕业不是永别,静静的晨光湖每时每刻都在等候着,等候大家疲惫时回来小憩,迷茫时回来澄澈,成就时回来庆贺,想念时回来团聚!
详情请见:http://news.cnhubei.com/gdxw/201207/t21329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