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一、专业人才培养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紧密依托学院“艺术、科技、人文”的办学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积累,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培养学生集建筑、景观、室内外环境设计于一体及相关新学科知识融合的系统知识结构,直接服务于新型城市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趋势下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
专业就业领域及岗位:毕业生能够在城乡规划院、设计院、园林局以及景观环境、家居环境、装饰装修设计公司、文创、文旅开发设计等企事业单位工作,也可以独立创业开办公司或进一步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二、专业优势和特色
1.专业优势
环境设计专业极为重视设计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在优秀的教师团队和过硬的教学质量保证下,成为深受市场欢迎的热门专业。随着专业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旺盛需求与学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校企合作、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人才培养过程。打造出具备创新设计与纯熟绘图能力、市场化视野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动手型、创意型”高级设计及应用研究人才。
2.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湖北及中南地区、辐射全国。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建立建筑、景观、室内及其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的整体设计观,形成以“文、美、哲”相融的厚底蕴;“科、技、艺”相融的重基础;“意、图、术”相融的强技能的专业特色。“应用、技艺相融”的教学模式,即实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传授模式,又倡导新艺术与高技术的交叉,传统与现代的协同发展,设计思维与技术的创新变革,充分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色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全国推进,“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教师实践项目驱动教学,强化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创新学分的比例,鼓励师生参加社会创新实践项目,开展开放多元的教学手段。“学生为主体+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相融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教师与Master worker身份相融合。在教学中,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导入真实项目(如城市园林设计、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系列项目、典型室内工程案例、园林景观工程案例),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充分展现出本专业教学中突出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教育,并结合教师的科研特点,为荆楚文化增添新的艺术魅力。
特色二:市场化视野下的教学与科研的双向协同发展培养模式。
注重教学的市场化视野,创新教学改革。海外留学教师把本专业市场前沿的研究成果,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时尚设计团队,带来新锐的教学思想。多年来组织学生参与市场赛事、工作坊活动多项,并在市场设计大赛中屡获殊荣。
其一,教师将科研课题中的相关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或作为本科生教学案例、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等。其二,教师将科研项目进行分解,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实验,通过研究型、创新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三,专业性市场交流频繁,教师组建多类型人才团队,提升教学团队的执教能力,学生接触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带领学生结合课程申请的国家专利
特色三:“教、产、研”相融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本专业现有多个与企业行业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创新方式,共同推进开放共享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其一,建立“企中校”,与湖北多家主流设计企业合作,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或设计师承担实践类课程,指导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制定岗位职业能力训练方案,并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环境设计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其二,建立“校中企”,完善校内实验平台,绘图室、木工室、材料室等,教师工作室与校外企业合作真实项目服务社会。
校级建设实践项目:材料实验室建设
其三,聘用企业指导老师、工程师手把手进行实践教学。企业为本专业设立专项培养奖学金,激发学生的专业认知、学习激情,确立精准专业发展目标与人生规划。
特色四:精英教育与普惠教育相结合——导师工作室制。
在全体学生中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一人一师”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四年的全程学业辅导。除学业指导外,环境设计系为每个老师配备了专业工作室,老师与学生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进行精英培养。工作室辅助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缩短了课堂教学与行业能力需求的差距,填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师生参与实践的项目产值年均约300万以上。
3D打印工作室
教学实践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技术研发 :进行3D打印产品的设计、制作与研发,推动技术进步。
市场开发 :调研市场需求,开发和营销环境设计相关3D产品。
学术交流 :组织学术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3D打印机设备
特色五:以赛促教。
“以赛促教”是环艺专业的一种教学策略,旨在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比较和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教师潜力 :比赛可以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促使他们不断追求教学卓越。
促进团队合作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之间往往会进行合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从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提升学生受益 :通过观摩高水平的教学比赛,学生也能从中受益,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学生获奖证书
特色六:升学指导。
“升学指导”是环艺专业的又一教学策略,旨在通过组织考研指导来帮助学生考上理想的高校研究生。
明确目标 :首先,你需要确定你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方向。了解目标学校的考试大纲和课程设置,这将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准备。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大纲和个人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确保计划既全面又重点突出,合理分配时间给各个科目。
强化基础知识 :环境设计专业涵盖多个学科,如美术、设计和理论知识。在备考过程中,加强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前沿动态 :定期关注环境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专业知识,还能在考试中应对相关题目。
了解考试科目 :环境设计专业考研通常包括政治、英语、设计概论和设计基础等科目。了解每个科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练习模拟试题 :通过做模拟试题来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这有助于检验复习效果并查漏补缺。经过努力,一批应届毕业生成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岳斌——武汉轻工大学
李宇轩——武汉轻工业大学
王玉婷—— 武汉工程大学
程刘柳——长江大学
何袁——华中师范大学
方伟——武汉科技大学
何同汇—— 湖北工业大学
卢麟—— 西京学院
卢文清——武汉工程大学
王海建——长江大学
三、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空间与环境设计(环境设计初步、室内空间设计、空间建构等);建筑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原理、场地设计等);环境设计技术与方法(建筑制图与构造、室内外材料与构造、设计思维与表达等);环境与社会(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设计思维与数字化表达等)。
四、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老、中、青专业融合型的教学团队多个,三个科研实践教学平台。工作室多个,2个企业创新协同基地。拥有14名专任教师和多名特聘专家、硕导,高级职称占比25%,双师型占比40%,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2/3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留学、访学背景,本专业教师曾获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多项教学质量奖项。 近5年,本专业拥有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 6项,立项建设多项省部级课题,获批多门一流和重点建设课程。教师撰写学术著作多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作品30多篇(幅),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