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校友风采
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马静红:以己所长助力社会公正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5-23

——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友、法医-马静红

 

马静红,男,1988年10月出生,湖北仙桃人,主检法医师,国家司法鉴定人,湖北省检验检测机构(司法鉴定)资质认定评审员。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3届校友,毕业后同年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硕士研究生,2016年毕业获法医学专业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就职于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任中心理事,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心副主任、法医毒物与物证鉴定室主任。2021年11月被选为武汉市新洲区第六次党代会党代表。

马静红于2009年考入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原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在校期间勤奋好学,表现优异,大四那年毅然选择继续深造,报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并全力备考;备考期间,据室友回忆,复习非常刻苦,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第一个叫醒园丁2舍管理员阿姨开门,第一个打开图书馆考研自习室的灯;晚上10点自习室关门,和研友胡鹏峰最后离开自习室关掉所有的灯,他还买了一个可以蓄电的台灯,回到宿舍后,十一点宿舍熄灯后,他继续学习到凌晨2点钟,直到耗尽台灯所有的电量……,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一波三折,如愿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硕士研究生,法医学专业,法医毒物分析方向。

 

图为马静红获得法医学硕士学位毕业照

2016年顺利毕业后,同年考入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放弃国家公务员身份后加入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2016年工作至今,主持鉴定中心法医毒物实验室、法医物证实验室筹建工作,依次投入顶空气相色谱仪(HS-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紫外分光光度计(UV)、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主持完成中心法医毒物项目范围从血液乙醇检测扩项至法医毒物全项全覆盖,截止2022年5月中心法医毒物项目通过国家资质认定CMA)和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共81种毒药物项目参数,使中心发展成湖北省法医毒物项目最全的司法鉴定机构。从业七年,其累计主检法医毒物案件一万余件,包括挥发性毒物,气体毒物,杀虫剂,除草剂,鼠药,毒品,安眠药,有毒动植物和水溶性无机毒物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疑难中毒案件检案经验,为公检法办理案件提供了客观的司法证据,其中不乏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工作期间,其每年参与毒物或药物中毒的临床抢救工作几十起,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中毒方向,最快时间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他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的法治目标,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贡献他的专业力量。

 

图为马静红校友被选为中共武汉市新洲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党代表

图为马静红被评选为武汉市新洲区“最美禁毒志愿者”称号

2018年,某地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当时当地公安局以意外中毒不予立案,在家属的坚持下,后聘请他们鉴定中心和他为此案的鉴定人,经过几天几夜的大海捞针排查式鉴定,终于锁定了毒物,确定了死者的死亡原因,后当地公安局以其出具的鉴定意见将此案件定性为投毒谋杀案件,最终案件水落石出,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这是他刚参加工作不久遇到的一起由意外变为谋杀的刑事案件。正是由于他对专业和工作的执着,践行“为生者权,替死者言”的诺言。

 

图为马静红参与尸检工作

 

工作七年来,他始终牢记武生院“严谨、自强、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刻苦学习,努力钻研,醉心于各式各样的毒物研究,尤其是市场上滥用的一些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国家还没有正式列管、没有鉴定方法可以借鉴之前,他就已经摸索出了新的鉴定方法,为日后的法医学实践提供新的鉴定方向,为办案单位提供侦查方向,2015年至今,在核心期刊及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

说起马静红,曾经的班主任马红霞老师说:“开朗、真诚、严谨、乐于助人是我对马静红一直以来的印象。作为班干部,他有很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当年在学校求学的时候学习很刻苦,在实验课中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特别注重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生活中严于律己,和同学相处非常和睦,交流广泛,同学对他的评价很高,一直以来他都是同学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