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思政教育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思政教育 > 正文
湖北高校思政网:党建引领立德树人 唱响“青春红”主旋律
发布人: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4-25

湖北高校思政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党建引领立德树人 唱响“青春红”主旋律http://gxsz.e21.cn/index.php?g=gxsz&m=news_list&a=newsdetail&id=32056

本网讯(通讯员 郑振威)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5+2”总体布局,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构建了学院特色党建协同育人体系—“青春红”党员成长计划,师生联动从“学、讲、做、领”四个方面重点打造“青春红学习团”“青春红讲习队”“青春红党员服务日”“青春红星火行动”“青春红火炬行动”“青春红创青春”等品牌活动,实现了党政协同、师生协同、生生协同、“五育”协同、教学育人协同等“五大”协同育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青春“红”政治信仰,发扬青春“正”能量,勇担使命展青春“志”。

1、青春红学习团 理论学习常态化

采用专家领学、学员自学、学习分享等形式组成青春红学习团,通过邀请专家、选聘优秀党员来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师生同上一堂学“习”课。采用座谈会或阅享会的形式每月开展一次谈学“习”心得体会,相互分享学“习”内容,结合学校晨读夜听活动,遴选优秀朗读者面向在校生开展学“习”知识分享。

师生党员积极参加省、校领导讲党课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2次,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体师生党员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学习,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正在开展中,实现了师生党员读书学习全覆盖,形成了理论学习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机制,有效提高了师生党员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2、青春红讲习队 核心价值观争传播

学院通过层层筛选,精选出一批优秀党员师生组成“青春红讲习队”,开展“两讲两课”活动,即教师党员面向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学生党员面向在校生讲思政课的方式积极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脱贫攻坚家乡变化及我的专业(老师)感情故事

2020年以来,书记讲党课和交流学习心得10次,青春红讲习队开展“抗疫志愿服务分享会”、入党启蒙教育、防电信诈骗、榜样学习等25场宣讲活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守初心、担使命、做表率”交流会16场,在全院师生党员中养成人人学“习”、人人讲“习”、人人宣传“习”的理念,营造了人人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的浓郁氛围。

3、青春红党员服务日 志愿服务成风尚

每月5学院青春红党员服务日,师生党员面向校内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志愿服务始终。

疫情发生以来,我院42名师生投入到抗疫志愿服务中,教师党员参与党员服务日结对帮扶“四困生”,开展专业课辅导答疑、考研复习指导、实验技能竞赛指导等一对一、一对多服务活动,担任毕业生“三人指导小组”等服务近500余名学生,教师党员积极主动下沉到长河港湾、保卫处工作累计时长达300小时。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公寓安全巡查、教室防疫消杀、实验室助教、生态校园建设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120余场,累计参与学生2500余人次,师生党员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志愿服务积极带头参加在全院上下蔚然成风。

4、青春红星火行动 星星之火可燎原

通过党员师生结对、党员与非党员结对的传、帮、带行动,不断拓展大学生教育方式,实现普通学生—积极分子—党员的递进培养。以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成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开展“名师领航”,湖北教学名师刘汉兰教授领衔,以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为抓手,建设学院高水平教学团队。“中国茶百度百人”专家毛清黎教授领衔科研,开展“学术咖啡厅”系列讲座活动9场,提升了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眼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学风“四级联抓”建设,学生平均到课率一直保持95%以上,学生的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呈现出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风貌。

5、青春红火炬行动 模范典型榜样领

通过实施强师德、铸师魂“春蚕行动”、精彩一课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典型;通过“年度十佳学子”以及自强之星、双创之星、学习之星等六大子项目构建优秀学子荣誉体系,增强朋辈教育辐射力,促进师生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互助互学,形成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催生一个先进群体,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良好局面。

赵秀琴老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活课堂,史竞艳老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理科文讲”把枯燥晦涩的抽象理论与人文知识和哲学思想相结合,激发课堂活力,实现教书与育人同步,两名教师的教学案例,纷纷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在学校三全育人表彰中,我院史竞艳老师获评思政育人先进个人、王香兰获评科研育人先进个人。

学院发掘“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吴钰莹、创新实践达人吕熠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姜静茹、“改革奋斗之星”的吴玉,企业争相“留岗”的朱可馨等一批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实习实训、自强自立、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在校典型;在企业任要职的马静红、胡辰、等校友线上线下开讲座、讲招聘走进学生2020年以来,学生获市级以上荣誉20余项,校内荣誉200余项。2020年11月,学院校友苏风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学习热潮。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鼓舞了学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6、青春红创青春 创新创业结硕果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进党员培养计划,建双创递进育人体系。不断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双创育人要素,推进课程教学的“双创+”“思政+”,促进专创融合。

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为全校唯一“一院两品”的教学单位。赵秀琴老师的《化工原理》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刘汉兰教授的《有机化学课程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近些年来在学校开展的“长河杯”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创新创业项目获奖达15项。2020年我院学生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3项,公开发表专业论文3篇,获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项,获得省级科技竞赛奖6项,激发了青年学生立足专业和兴趣,开拓创新,积极创业,扩大了创新创业参与率,不断增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育人成效。

新时代,新要求,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将继续突出党建引领,深化“青春红”党员成长计划内涵建设,抓载体,搭平台,展形象、促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校党委常委、化环·食科学院书记董妍玲宣布“青春红”党员成长计划启动

化环·食科学院副书记曹莉芳为师生党员讲党课

 

全国劳动模范、我院校友苏风驰先进事迹学习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