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秀琴(右一)正在给学生上课
“真正实践过才知道书怎么教,课怎么讲。”赵秀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丰富了学生的课本。
赵秀琴任教的《化工原理》是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师生公认的难教难学的专业课,教学内容来源于生产一线,概念多、公式多且推导繁琐,教师苦于教学方法,学生苦于理解应用。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课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爱听爱学,是赵秀琴面临的一大难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炎热的暑假,赵秀琴一头扎进化工厂挂职锻炼,在高温车间里学习记录实操流程及方法,给企业职工培训理论知识,将大量的生产案例带回课堂。
在讲解化工工艺管道设计时,赵秀琴会特意引出该公式在企业里的应用场景和目的,灌输工程思维理念,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管径大小与操作费、成本费等问题,充分核算并提出严密、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讲解设备设计原理时,赵秀琴又拿出企业设备实物图与实验仪器详细对比,加深学生对设备的外观印象,同时巩固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
21年上好一门课。赵秀琴参与企业合作编写的《化工原理》教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奖二等奖;主讲的《化工原理》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的慕课已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学银在线、楚课联盟等网络教学平台并已开放11期,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使用;撰写的教学案例获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全国二等奖。
“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赵秀琴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了学生身上:动员考研、辅导答疑、复试培训,周末带学生外出实习实践,指导学生“打比赛”......近3年有十余名学生考上双一流高校研究生,两百余名学生获得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本科组金奖。
近年来,赵秀琴先后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师”“十佳班主任”“巾帼榜样”等荣誉,多次在教师讲课竞赛中获一、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