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讲台育英才,躬身实践谋创新
——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优秀教师张玮副教授
本网讯(通讯员 周晚霞)“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承者、精神的塑造者”这便是环境工程学院张玮副教授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的根本教育理念,而十几年来,张老师更是始终以三尺讲台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舞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实用性人才。
潜心育人,爱心执教
2002年7月,张玮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武生院,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回想当年,张玮说:“刚刚成为老师时,也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对很多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所以当学生拿着还没有讲到的章节的问题问我时,我强烈感受到她们的那种求知欲,因此也促进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备好每门课程”。十几载以来,张玮先后讲授过《环境监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工业水处理课程设计》等十几门课程。张玮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虽然要授的课不少,但每一节课都马虎不得!”在授课过程中,张玮在网络上下载大量资料和视频进行学习,不仅学习一门课程,也学习相关课程,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知识点,备课详尽,精心设计教案。做到课堂上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表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传授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张玮记得,在讲授《工业水处理》课程时,很多同学初次接触工业水处理,根本不知道这些设计、计算和图纸等有什么用、用在哪些项目以及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什么帮助,这对于我们要培养的未来“小工程师”们情况可不妙,因此,为了让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环保项目的相关设计步骤及要求,熟悉项目设计的流程,使学生能够与市场对接。她通过查找大量教学资料,收集了一百多个实际工程案例,并形成课程题库,上课时采用一人一题的方式让学生独自思考独自完成。当所有学生完成后,张玮副教授就组织进行讨论总结,将自己设计的项目与实际运行项目相比较,找出不足与差距,使学生更好了解一个项目的实际要求与规范。没想到,课程结束后,这些“小菜鸟”们已经俨然以“工程师”自居了。然而,这些“工程师”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用于项目设计的参考资料和设计手册,是张玮老师用自己讲课竞赛的奖金“偷偷”换来的,张老师笑称“这没什么,我自己也需要,正好与同学们一起提升设计能力。”
用“刀子嘴豆腐心”来形容张玮老师是再贴切不过了,学生一开始都会怕这位“不讲情面”的严师,熟悉以后就亲切的喊她“玮姐姐”。2015级环境工程2班凌培杰说:“上张老师的课,好像就是听大姐姐讲话般温馨自然,讲课内容与实际联系在一起,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动态知识点图纸,既有趣又“忘不了”。”
勇于创新,致力教改
如何将“简单的问题讲透彻,复杂的问题讲简单,真正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这恐怕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
“我真的一直都在认真听讲,但是这么多的公式、参数、经验值和设计规则,早就把我弄糊涂了,是不是我的智商不够用了呀?”这是张老师无意中听到一个女生和同桌的“吐槽”,可是这看似不经意的“吐槽”却成了张老师的“心病”,如何让这些只有“理工男”才能听懂的专业知识被女生接受并应用,成了张老师首要面临解决的问题。
于是张老师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困难,不断尝试、改进和突破,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张玮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15级环境工程1班胡斌同学表示:“张玮副教授的课堂上,虽然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她有趣的言语加上标志性的“大嗓门”,使得她所说的每句话都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十多年的授课过程中,张玮十分注重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先后获得过湖北省课件制作比赛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届校级微课竞赛三等奖、第二届校级微课竞赛二等奖、优质教改课堂一等奖等奖项。特别是在进行专业主干课《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多,教学难度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她通过自学的微课视频制作软件,将“水体自净”、“水体污染物”、“污水处理工艺”、“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等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视频,制作成微课资源库,提供给学生提前预习,并采用了课前课堂讨论题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总结拓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刚开始接触水污染控制课程时,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大学三年里学的最高深和复杂的课程,完全摸不着头脑。但通过张老师的一系列教学,最终让我们成功‘上岸’。她对我们提出的众多学习问题,能够不厌其烦细心耐心解答,更是使我们能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识。”王振宇同学说。
学无止境,躬行实践
教书如授人以渔,看似一成不变,实则也需时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师者,怎能停止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工作技能呢?”为此,张玮副教授更是积极外出挂职,提升自我专业水平。
从2015年开始,她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分别到汉川、黄冈、黄石、广水、武汉、江苏宜兴、湖南长沙等多家污水处理厂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运行以及污水处理工艺、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多级好氧生物处理、膜处理工艺及一些先进的新型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张玮副教授表示,常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时代不停的发展,要是仅仅是靠以往所学的知识,终究是不够的。要多学习理论,动手实践,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这应当是一个老师的担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