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6级环境工程1班张子寒同学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主题发言
节选:

图为张子寒同学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下我个人的学习方法:简单重复,反反复复,扎扎实实,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其实我也特别爱玩,不是那天天爱学习的那种同学,我没有比很多同学玩得少。我不是勤奋刻苦的学生,我一直信奉的学习态度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时间的运用一定要高效率,尤其是学习的黄金时段。
2.高效就需要了解自己学习的高效期,像我就很喜欢“猫头鹰”式的学习,越到晚上我看书做题就越带劲;在高效期的基础上做到越是简单知识点越需要反复复习,基础要扎实的打牢做到念念不忘,一个扎实的基础必定会在后期给你带来惊喜。
3.在课堂上的认真听讲是必须的,要认真记下老师讲课的笔记,而我这里说的认真不是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定要分清重点和非重点知识,要学会善于用各种标记符号。
4.课下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不懂得问题弄懂,这样才能便于下一节课的学习以及期末复习。
5.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对好题、经典题反复的练习以及前期扎实的基础,会使在复习中看到同类型的题能瞬间捋清解题思路。
我很感谢环境的所有老师,他们对学术以及实验严谨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在空闲时间跟老师去陈家冲垃圾填埋场进行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途径让我对环境专业越来越感兴趣。
对学弟学妹们我想提几点建议:
1.健康就是一切,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2.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此基础上为自己的目标付诸实践,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3.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任何专业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在自己的专业闯出一片蓝天。
我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17—2018学年度校级风华学子奖学金一等获得者、2016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班陈丽钧同学作《梅花香自苦寒来》主题发言节选:

图为陈丽钧同学
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更多地是掌握如何去学习。因此,我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做好课程复习预习;二是制定每周学习计划,而恰当合理的学业安排能使学习效率更高;三是做课堂的主人,抓住课堂的短暂时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让自己的思路紧跟甚至超越老师的讲解步伐;四是不断复习巩固,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认为好成绩的取得,课堂学习是重点,课后复习是关键。复习不仅是知识的总体回顾,也是一次集中的查缺补漏。
当然,每个人都应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有位著名的学者曾这样说:“一个能够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驰骋的人,至少是做到了‘四个舍得,三个刻意’。即舍得花时间学习、舍得开口学习、舍得动脑思考、舍得在学习上丢脸;刻意去观察、刻意去积累、刻意去运用。”这句话一直是指点我学习不断进步的金玉良言,希望各位同学也能从中得出有益的启迪。
大学时光其实很短暂,自进入大三以来,我越来越羡慕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他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但是作为大三的我们,马上要面临毕业,最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成绩里沾沾自喜,更不能一蹶不振而茫然不知所措。成绩只代表过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要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为以后的人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2018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017级环境工程技术专业2班李宗沓同学作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主题发言
节选:

图为李宗沓同学
大学生活相对来说更加自由,这更需要我们做好自主规划,在我看来,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个人全面多样化的发展,但是我认为大学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的学习,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好自己的能力,才能很好的为以后的就职打好基础。
大学里更多的是自己独立规划时间,在学习上要学会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一,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要养成早读的好习惯。第二,在上课之前提前做好预习工作。第三,在课堂上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问题,做好笔记。第四,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平时上课中认真听课,记笔记也是有效学习的一部分。学习应该讲究方法和计划性。有计划的学习比盲目的学习要事半功倍的多,更容易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对我来说,做好准备,提前预习,这样在课堂上能够比较顺利的跟上老师的节奏,取得更好的听课效果;认真听讲,做好记录,随堂记录笔记有助于集中注意听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大学时光很短暂,我们应该在大学里实现个人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端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