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璐璐,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一名专任教师。2012年7月,余璐璐进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任教。一晃十年,她始终牢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传道授业解惑。从教以来,她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了一名受学生喜爱、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
近年来,她先后获评“课程育人先锋”“优秀教师”“优秀党员”“青年科技标兵”“劳动模范”等;她教学有方,先后获得“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她坚持思政育人、立德树人,她的课堂多次被评为校级“思政示范课堂”等;她关爱学生,先后指导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得我校阳春杯和金秋杯“金奖”,以及省赛银奖等。
一、师爱为魂,道德教育贯穿教学
育人之道德在先,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余璐璐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不一样的学生;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力争做到不放弃,因材施教,育人为先。
这些年来,她单独为有志考研的学生“加料”,利用课后时间给他们介绍一些复习经验,引导他们通过文献学习等,增加学习的深度、广度;同时,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能够以最大的限度理解、善待学生;尤其是面对大家所谈论所谓的“问题学生”时,她没有抱怨,没有放弃,积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关爱他们,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在教学中,余璐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将思政教育融于教学之中。例如在讲授“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的时候,她通过引入利比希“床头的标签”“真相之柜”等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时候都要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介绍土壤动物蚯蚓的时候,引入《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食黄泉,用心一也”等诗句,告诉学生无论自身条件如何,用心专一,必将有所作为,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在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使得她与学生关系特别融洽。因此,在任教多年时间里,深受学生喜爱,教学质量评价一直名列前茅,近几学期学生评教多次获第一名。
二、学高为师,不断丰厚专业素养
“生有涯而知无涯”,作为一名教师,需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余璐璐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中她“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精益求精。
余璐璐始终坚持学习,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新方法。2021年,在“湖北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2020年,在校“在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主题征文”中获一等奖; 2019年,获“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课程育人先锋”等荣誉。她的教学热情和授课能力获得全院教师及教学督导的一致肯定。
除了专业知识外,余璐璐积极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项培训,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如Camtasia Studio、foucsky等软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同时,她自学“当代青年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了解教学心理,用心、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连续几年,获得“校级培训优秀学员”“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三、科创结合,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
余璐璐老师除了热爱教学,也热爱科研;她常说,高等学校的教学离不开科研支持,科学研究有助于不断丰富、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因此,在教学之余,余璐璐结合在研项目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工作,撰写并发表了多篇科研和教学论文,并且将科研成果与专业课的教学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一直引导学生通过文献学习拓展学习深度、宽度,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学生科研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家精神与踏实、勤奋的品格。
此外,为引导学生自觉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余璐璐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多次获得“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她所带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很多都来自于课堂一些问题的积极探讨。将理论知识和学术创新互补融合起来,不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层面,最为重要的是无形中引发了学生对专业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兴趣。
其中,她所指导的“家醛净—生物除醛空气清新剂的创新设计及推广应用”这个项目,源于学生在实验课时对“生物除醛”非常感兴趣,课后一直和她探讨,并且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明显提高。她便以这个论题为研究方向,成立学生小组,申报了创新创业项目,并先后获得校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银奖、第三届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四、身正为范,努力提升师德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师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示范性,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作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余璐璐严格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我高深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2021年,获校“优秀党员”、校“优秀教师”,并于2022年,担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业导师”。
在疫情期间,余璐璐老师利用科研及教学之余,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劳动,不怕苦不怕累。从钱楼周边的除草任务,到一号楼内外花坛的清扫,以及教室、会议室、实验室的清洁工作等,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保质保量。即使劳动过程中,她肩周炎发作,疼痛难忍,也坚持参加劳动,从不迟到、不早退、不矿工。虽然每天有大量的科研及教学任务需要去完成,但秉承“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思想,仍积极参与每日劳动,为学校魅力校园及温馨家园建设做出一份贡献,因此,荣获了“劳动模范”的称号。在她看来,只有老师们自己愿意劳动,积极参加劳动,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从劳动中体会知识的力量,从劳动中领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担当。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十年来,余璐璐就是这样为教育事业默默的奉献着,她用全部的心血浇灌着教育事业这片沃土;将心中所有的激情化成无数份爱心奉献给学生;把她的真诚、爱心全部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