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琴键诉心光 舞台话成长 ——我院学生团队在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中夺魁

发布日期:2025-05-29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何秋颖)为深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式,搭建青春成长故事的表达舞台,2025年5月27日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剧焦心灵俞见成长”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在大礼堂精彩呈现。经过多轮激烈角逐,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原创剧目《琴键褶皱里的光》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舞台表现力,从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膺大赛一等奖。本次大赛创新性地将戏剧艺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通过“创作-表演-观演”的全过程参与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表达自我、疗愈心灵的创意平台。


节目表演中

创新舞台演绎青春困惑。本届大赛以戏剧艺术为镜,精准映照当代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核心议题,通过“自我认同的迷思”、“人际边界的探索”、“压力转化的智慧”三大主题,构建了一幅生动的青春心理图景。各参赛团队将校园生活中的心理困惑进行艺术化重构,以舞台为纸,以表演为笔,书写当代青年的心灵史诗。



其中,我院学生参演的剧目《琴键褶皱里的光》以学生朵朵的成长历程为叙事主线,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戏剧场景,深刻诠释了当代青年的心理困境:第一幕中,朵朵在父母“必须成为钢琴家”的执念下,机械重复着枯燥的练习。特写镜头下,琴键上交替滴落的汗水与泪水,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第二幕里,面对同窗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朵朵的手指在琴键上迟疑徘徊,错乱的音符成为其内心焦虑的最佳注脚。第三幕则通过一段师生对话的内心戏,展现了主人公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逐步找回音乐初心的心路历程。

舞台上的钢琴不仅是乐器,更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黑白分明的琴键代表着非此即彼的世俗标准,而琴键褶皱中透出的微光,则象征着主角在困境中寻找的自我救赎。



剧中演员通过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颤抖的指尖、急促的喘息、僵直的脊背,配合灯光师精心设计的渐暗效果和音响师刻意制造的音阶失调,将无形的心理压力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舞台语言。这一艺术处理不仅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心理困扰对艺术表达的禁锢,更引发了对当代教育压力的深刻反思。



本次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了自我探索和心理调适的实践平台,更通过戏剧艺术的感染力,让现场观众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心灵启迪。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活动以情景剧为载体,将艺术体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舞台光影中感悟成长真谛,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