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晨光新闻网讯(记者 陈金泽 摄影 陈冲 肖亚慧)1月18日上午,我校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2015年年会在小礼堂隆重举行。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顾问、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中心主任、学校理事长余毅,中心主任、学校原校长邓宗琦教授,中心副主任、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大校,全省各地市州有关中学领导,学校领导赵正洲、李友清、李斌成、侯祖飞及钱学森实验班师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年会。中心副主任柳菊兴教授主持会议。

年会现场
邓宗琦教授首先致词。他说,21年前,武生院与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结下了不解之缘。21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钱学森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指引下,科学谋划绘蓝图,抢抓机遇上台阶,艰苦奋斗讲奉献,凝聚力量创事业,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邓宗琦指出,2014年,是钱老致信武生院20周年的重要年份,也是我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研究捷报频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党建与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现代大学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及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钱老1994年春天科学预言的实现,也是武生院人21年来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智慧结晶。邓宗琦强调,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注重内涵建设、全面转型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继续弘扬“钱学森精神”和“延安精神”,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开放式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邓宗琦教授致词
会上,工作人员宣读了《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关于聘请明道树等28名同志任兼职研究员(或副研究员)的决定》、《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关于公布“弘扬钱学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获奖名单的通知》、《钱学森纪念馆关于同意武汉市第七中学等16所中学在我馆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钱永刚教授、余毅理事长、邓宗琦教授、顾吉环大校等分别为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颁发聘书,为征文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钱永刚教授为兼职研究员颁发聘书
年会还进行了交流发言。武汉市黄陂二中校长何盛宇以《钱学森科学教育思想与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说,挖掘钱学森的人才培养思想,对于指导当前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认为,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通才”,基本途径是走“科学与艺术结合”之路,主要方法是“大成智慧教育”,而关键在于“抓好教育”。赤壁市蒲圻高中副校长孔令荣在题为《钱学森科学教育思想给中学培育创新人才的启示》的发言中指出,人才成长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使人才脱颖而出并健康成长,必须从小注重个体健康人格的培育,重视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重视培育青年人才的卓越意识,必须在整个社会大力弘扬钱学森精神。阳新高中副校长李相文以《钱学森精神与孩子的成长》为题进行了发言,他以自己的外甥女在武生院接受教育、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挑战并且得到迅速发展的真实成长案例,由衷钦佩武生院把学习钱学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效祖国变成了孩子们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们成长成才。2014级钱学森实验班学生赵俊杰在发言中说,钱学森实验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大胆采用视频课、开放式、启发式和小班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推进人机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收获的除专业知识外,还有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创新思维,各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

大会交流
顾吉环大校在讲话中指出,武生院和钱老的渊源已经有21年了,每一次来都感受到学校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来自校园环境的变迁,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氛围的变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大学生代表,在践行钱老科学精神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好。武生院举办这次年会活动,不仅能够让大家亲身感受到钱老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在武生院开花结果,还可以通过这个活动把钱老的精神和事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打下基础。顾吉环大校用生动的事例解读了钱老的理想信念和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他认为,在我们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上,钱老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思考。要用钱老的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和钱老的精神,深化教育实践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信念、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顾吉环大校讲话
最后,钱永刚教授以《钱学森的科学报国梦》为题作了精彩报告。钱永刚教授指出,钱学森作为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一生胸怀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先后进行了五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奉献出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从1935年到1955年的“留学美国”阶段,钱学森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56年到1982年的“奉献航天”阶段,钱学森在开创中国航天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中国航天跨越式的发展,还提出了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系统工程方法与技术;从1983年到2009年的“金色晚年”阶段,钱学森涉足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诸多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这三个阶段构成了钱学森整个科学报国人生的华彩乐章。钱永刚教授最后强调,钱学森百年人生展现的科学报国光辉历程将永远激励我们,要像他那样胸怀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钱永刚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