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聚焦课堂 >> 正文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日期:2021-06-10 人气: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门核心实践技能课,它与医疗工作实务紧密联系,课程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要点,还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探索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载体。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徐明以该门课程为案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有益尝试。


1.课程思政目标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感知医学检验的职业使命,坚定为患者服务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学检验人才。


2.案例简介


讲负压采血的方法


在介绍负压采血操作的时候,强调在今后的实际采血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采血前需核对患者姓名,说明本次操作目的,对于极度紧张、焦虑的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并耐心地指导患者配合采血。还需提高自身的采血技术,以免加重患者因采血造成的疼痛等不适感。采血成功后应嘱患者按压穿刺点至出血停止,并告知患者取检验报告单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以免患者在医院来回奔波,导致整个就医过程复杂、繁琐,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3.案例与专业知识结合(思政素材对应的思政育人元素及对应的章节知识点)


实验一  负压采血及血常规的测定


基本操作步骤:


①实验准备:准备好负压采血所需的全部实验器材。


②穿刺前准备:选择穿刺静脉,穿刺部位消毒,扎压脉带后嘱患者握拳。


③穿刺:拔除采血针护套,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采血针,针头斜面朝上沿静脉走向与皮肤30度角刺入,后放低角度至5度向前进入静脉腔。


④接负压采血管:见回血后左手持负压管,右手持采血针末端,将胶塞穿刺针垂直刺入负压采血管的胶塞头盖中央,经负压作用,血液流入管内。


⑤拔针:松开压脉带,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出针头,继续按压穿刺点数分钟。待软管内的血液全部流入采血管后拔出管塞穿刺针。


⑥混匀:颠倒混匀负压采血管。


⑦检测: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


注意事项:


①采血前检查采血管和采血针是否在有效期内。


②需一次采多个血样时,在拔出前一只采血管后,胶塞穿刺针上的乳胶套能防止滴血,采血时不能将其拔掉。


③勿松动采血管管盖,否则会导致负压消失,影响采血量。


④抗凝血采集后应立即颠倒混匀,但不能用力震荡。


⑤如多管采血,待第一管采集完毕将胶塞穿刺针拔出再刺入另一采血管。


⑥根据检测项目采用相应颜色的负压采血管,勿混淆采血管使用。


⑦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采血部位感染,一人一针一管,避免交叉感染。


⑧处理废弃的采血针及血液标本。


4.案例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


 


5.案例教学反思(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


对该项实验技能进行讲解时不仅融入了思政元素,并且也结合了实际检验工作的现状,应用性较强,使学生们对今后自己可能从事的检验工作抱有憧憬,兴趣浓厚,听课极其认真,不少学生担心坐在后排听得不够仔细,跑到老师讲课跟前听课。老师在进行负压采血操作示范时,每个同学均在一旁认真观察、学习。示范结束后学生们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个同学都参与了采血操作,基本掌握了该项技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采血成功后,增加了自信和成就感,更加坚定了医学检验工作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


附:教师简介


徐明,助教,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主讲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病理学技术等课程,曾获得校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版权所有 © 2016-202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