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夏立新
尊敬的杨玉华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晚秋时节,层林尽染,暖阳高照。今天,我们相聚于晨光湖畔,共同庆祝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校30周年。在此,我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血脉相通、情谊相融。30年前,我校杰出校友余毅理事长,满怀在桂子山孕育而成的教育情怀,在钱学森精神的指引下,创办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30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余毅理事长与一大批同样怀有教育情怀的仁人志士,秉承“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的校训,和“严谨、自强、求是、创新”的精神,筚路蓝缕、埋头苦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推动武生院实现了关键性跨越。
30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办学原则,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践行“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始终秉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贯彻“育人为本、科学发展、因材施教、乐教乐学、共同进步”的育人理念,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高素质毕业生,学校各项办学指标均处于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数十项国家和省级荣誉,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尤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积极加强平台建设,建设了智汇农场、长河现代农业双创示范园、长江生态农业科技园和利川产学研用基地等中大型实习基地,建成110个产教融合基地和23个产学研用综合实践平台,成功培育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创新实验、科研实训、综合实践、创业实战”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全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走出了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发展之路。
今天,当我们置身于这个如诗如画的美丽校园,心中充满作为一个华师人对余毅校友的满满情怀。多年来,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结下了深深情缘,相互砥砺,共谋发展。1993年,武生院成立之初,就与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大专班。2003年起,华师原副校长邓宗琦教授先后担任过武生院副理事长、党委副书记、校长、名誉校长等职务。此外,华师的蔡红生、洪华珠、李毅、向三久、叶长明、吴柏春、梅星元、张维友、李华矩等一大批教授先后加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近100名毕业生考入华中师大继续深造,华师有120余名师生来武生院工作,成为两校之间合作交流的使者。30年来,两校开展了广泛而务实的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合作。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双方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两校的友谊之树将更加枝繁叶茂,成果丰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愿与武生院和其他兄弟高校一道,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务实合作,携手并进,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谱写校际合作的新篇章。
最后,再次向武生院全体师生和校友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愿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