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校友风采
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马静红:“执”手可热,“择”有所成
发布人: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1-17

 

――专访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优秀校友马静红

                                    

 

本网讯(通讯员 尹发 毛玉燕)一身西装、戴着眼镜,步履匆匆,这便是第一次看见马静红的情景。从应用化学专业到法医专业,从就业到创业,刚拿到武汉户口的仙桃伢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

    马静红是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3届毕业生,像许多考研的同学一样,他给自己立下了flag——要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然而偏偏事与愿违,他初试落选了,这让原本自信满满的他,根本无法相信。但面对这种情况,马静红并没有放弃,他想到有一位老师对他说,每年华科都有一次破例录取的机会,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连同自己的申请材料委托这位老师带给了该院的院长,可以说是他的那份执着感动了所有人,就这样,两个星期后事情出现了转机。

    然而等待是最煎熬的过程,这两个星期马静红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啃两个馒头坐车到华科,与前来上班的老师们一一打招呼,然后默默地等着老师们下班再打完招呼,他才回去。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大概就是这种情景吧。两个星期的等待并未让他失望,他得到了再一次笔试和面试的机会,且以0.2分的优势被选上了。但原来想读的专业已经人满,此时他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明年再战,还是就读平生第一次听说的法医专业?经过一夜的了解与挣扎,第二天,马静红选择了就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硕士研究生。

早在硕士毕业的前半年,他就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人才。“我学的是毒化研究方向,公安部门对于法医有着不小的需求。”马静红说。2015年,他参加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录取,“能成为上海的一名公务员,对于不少毕业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当我接到录取通知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马静红说。

就在他即将奔赴上海之时,一位师兄看上他的才华,邀请他一起创业,又一道选择摆在马静红的面前——去上海就业还是留在武汉创业?“我前前后后考虑了近一个月才做出决定,毕竟就凭‘上海’两个字就十分诱人,他们在法医研究方面的基础硬件更好,而且还能取得户口。”但最后,马静红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公务员身份,回到武汉开始白手起家创业,创办了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

马静红说:“公司刚刚开办,许多人都不理解,一群都是考了公务员的年轻人,竟然去创业?这中间少不了看别人的脸色,所以大家当时都憋着一口气,熬了过来。”新公司建立的初期宛若一张白纸。处处需要大家去设计——怎样安排公司的布局、资金、人才等问题。在这过程中,最让马静红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因为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给商家付款晚了一两天,结果商家将仪器卖给了别人。而马静红只好再等将近两个月,可想而知,这中间损失了多少!

马静红说:“法医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刺激,过的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这三点也是三个“馆”:“宾馆”、“殡仪馆”、“餐馆”。”办一个案件要好几个小时,期间精神要高度集中,不能出现一丝的纰漏。如果是出省办案的话,那时间基本就是在车上度过的,马静红记得,有一次一行几人经过1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到达目的地,紧接着就进行破案工作。破案几个小时候后才吃上一口米饭,随后就开车回武汉。在路上,马静红一行个个“开车开到眼睛花”,但也只能慢慢停在路边休息一下,再轮流驾驶,次日晚上六点多到达武汉。“法医就是这样,接到任务就必须马上去,因为那里需要你呀!”马静红说。

目前,马静红加入的创业项目——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有员工6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十余人,拥有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者16人,均具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2017年度累计受理司法案件千余起,营业额突破1千万。今年12月马静红在武汉落户,成为新洲区自主创业硕士研究生落户第一人。最后,马静红说道:“学弟学妹们学化学专业的不一定非要去药厂、化工厂,在技术检测行业还有较大的人才缺口,往这个方向择业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