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任丽琼 通讯员 杨学领)8月18日,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博士教师、该院2012届校友刘磊磊,现在清华大学生科院从事研究工作的我校校友许伟凡“榜上有名”。
刘磊磊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先后在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攻读动物学硕士、博士学位。2019年,刘磊磊博士毕业后带着满腔热情回母校任教,投身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刘磊磊任教后获得我校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2020年获批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他不仅醉心科研,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举办分享会为学子答疑解惑,他的课深受欢迎,被学生评价为“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富有亲和力”。
据了解,刘磊磊此次获批项目为“草地贪夜蛾Bt毒素受体基因SfABCC2表达调控研究”。草地贪夜蛾2019年入侵我国,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目前还没有防治该虫的农药。该项目研究草地贪夜蛾对Bt抗性的形成机制,对入侵种的生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刘磊磊博士在我校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科研工作
许伟凡系我校“钱学森实验班”学员,2014年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许伟凡心系母校,经常回校看望恩师,为学弟学妹“传经送宝”。今年4月,在我校生科院举办的“榜样的力量-学术路上不孤单”优秀校友许伟凡青春故事分享会上,他结合自身经历,勉励学弟妹做“有梦想、有事做、有健康、有人爱、有成就”的“五有青年”。
据了解,许伟凡此次获批项目为“基于相变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互作鉴定及药物筛选”,项目通过筛选靶向关键病毒蛋白互作的小分子化合物,将有望为干预新冠疾病提供更为高效快捷的新靶点及潜在的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