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招生信息
所在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卅载耕耘践初心,双自双创向未来
发布人: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4-30

——我校2023年度“长河-阳春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本网讯(记者 李春艳 摄影 陈冲 赵祺睿 朱雅妮)问天湖畔激荡创新力量,创业讲堂放飞青年梦想。4月28日下午,我校2023年度“长河-阳春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问天湖畔创业大讲堂擂响战鼓,15支大学生双创团队角逐金银铜奖。


校领导、评委、嘉宾与决赛获奖项目团队合影留念

  据悉,我校“长河杯”系列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是我校双创教育领域特色品牌活动。此次“长河-阳春杯”以“卅载耕耘践初心,双自双创向未来”为主题,设置了“联研联创,互促互强”——践行产教融合项目、“创新驱动,以学助农”——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公益为本,服务为先”——公益服务创业项目、“矢志向学,笃行致远”——助力学业提升项目、“卅载耕耘,继往开来”——爱校特色双创项目共五个赛道,1100余项目报名参赛,覆盖所有学院、年级和专业。




决赛现场,观众为参赛团队呐喊助威

  经过3个小时激烈角逐,最终,《工匠之选-新型安全扳手》《问茶茶叶-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云雾茶品质标杆》《长征学子公益团队-高校联盟公益实践新平台》《闻学工作室-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提升引擎》《小菌盖托起大梦想-播撒致富菌,助力生院品牌推广》等5个项目,分别问鼎五个赛道金奖。与此同时,本次大赛还产生了银奖5个,铜奖5个,优秀奖35个。

  产教融合促培“双自双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围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中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敢闯会创’素质能力”要求,改革比赛赛道设置,推进产教融合、专创融合,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必备内容,让“敢闯会创”成为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素质。
  
  学校立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和发展要求,瞄准培养“自立自强 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着力激发学生应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增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用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学校利川基地、蔡漖基地、长河基地、智汇农场等大型产学研用基地,建设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推动或促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产业,大健康、大文旅、大生态等新业态产业,以及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金融、商贸、物流等新服务产业和相关企业的优化升级中,为双创教育赋能,为学科建设加码。


第一赛道金奖项目《工匠之选-新型安全扳手》、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学生团队路演现场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学生施金波团队项目获得第一赛道金奖,项目团队成员在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及技术》学习过程中,发现机械加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因忘记取下卡盘扳手而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时有发生,在充分调研行业现有解决方案——“改编车床电路结构,增加固定装置与检测电路”基础上,项目团队研发了《一种机床卡盘用安全扳手》实用新型专利,并生产出一款由扳手主体、力臂杆、弹簧和伸缩套筒组成的新型安全卡盘扳手,以降低加装装置成本、简化操作流程,保障机床操作的安全。“利用专业所长,为企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新时代机电人要抓铁有痕。”手捧金奖,施金波激动地说。


第二赛道金奖项目《问茶茶叶-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云雾茶品质标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团队路演现场


第三赛道金奖项目《长征学子公益团队-高校联盟公益实践新平台》、体育学院学生团队路演现场


第四赛道金奖项目《闻学工作室-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提升引擎》、文学院学生团队路演现场

  学用结合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三农”发展

  本届大赛秉承往年服务“三农”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促进学校产学研用一体化为重点,坚持产教领创、师生共创,聚焦“三农”问题,为提升农民幸福感贡献青春力量。
  
  《小菌盖托起大梦想-播撒致富菌,助力生院品牌推广》项目从近6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摘下第五赛道金奖。该项目依托湖北省双创示范基地、我校蔡漖基地,走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之路。项目团队现已拥有羊肚菌8号新品种培育技术、富硒食用菌种植技术和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共三项专利,主要从事红松茸、羊肚菌、竹荪等高端菌类推广种植,提供菌种、种植技术以及产品回收销售等业务,协助解决农村农作物秸秆去向、农民增收、产销不协调、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


第五赛道金奖项目《小菌盖托起大梦想-播撒致富菌,助力生院品牌推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团队路演现场

  “借比赛引导大学生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服务‘三农’,回报社会,回馈家乡的社会责任担当,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和有益探索。”项目指导老师吴胜介绍。

  知校、爱校、荣校、兴校情怀植入双创比赛

  与往届双创大赛不同,本届大赛聚焦建校30周年特殊时点、用好用活校园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大赛紧扣共建共创共享理念、知校爱校荣校兴校情怀,鼓励师生及毕业校友开展创意项目策划和实践项目运营等活动。师生立足校园文化、自然与人文景观等视角,选择适合艺术表达的元素及主题,通过二次创作,以日常文化和生活用品为载体,用富有内涵、特色和新意,结合实用属性与艺术功效的文创产品献礼30周年校庆。

  艺术学院教师团队项目《艺院智造-吾生缘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项目、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友程正海团队项目《“吾生缘”自酿精品酒—献礼校庆30周年》分别获得第五赛道银奖和铜奖。“在30周年校庆之际,把团队的智慧凝聚成对学校的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据艺术学院专任教师谭逸夫介绍,该项目立足校园文化、人文景观,以设计智慧打造“一校一品”文化创意品牌。设计“生院印象-四季冰箱贴礼盒”“十大书院钥匙扣”“建校三十周年纪念款丝巾”等作品。“借文创产品增强武生院人对‘双自双创’精神的文化认同感,把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理念镌刻在骨髓中,编写进精神基因里。”谭逸夫说。


代校长顾豪爽致辞

  大赛组委会主任、代校长顾豪爽在致辞中表示,武生院建校30周年来,始终坚持以培养具有自立自强品格和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将双创与“五育”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双创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别是近十年来,学校已先后三次实施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双创教育改革,持续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机制、路径,着力优化双创教育育人体系、平台体系、活动体系、文化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双创服务能力,成效显著,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表彰与授牌30余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誉。
  
  本次大赛以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产教融合”重要论述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为指导,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引导师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持续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内生动力与创造活力,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富有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深度挖掘一批创新创业优秀典型及学习创造先进人物,迎接建校三十周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