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卢金珍 周成芳)11月6日下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在一号教学楼南1102报告厅举办专业学术报告会,学院张腾飞博士给全体无课师生开展了主题为“氧化锰矿物的转化过程和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是学院“遇见大咖”系列学术咖啡厅讲座第三十二期。
天然氧化锰矿物是环境中重要的氧化剂和吸附剂,可影响营养元素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氧化锰矿物作为天然半导体矿物,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驱动地表环境中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反应的进行。因此,有关氧化锰矿物的研究在土壤科学、矿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被广泛关注。自然界中已发现的氧化锰矿物有30多种,常见的具有层状结构的氧化锰矿物有布塞尔矿、水钠锰矿、水羟锰矿、黑锌锰矿和锂硬锰矿等。其中,水钠锰矿和水羟锰矿最为常见。
张腾飞博士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成果向师生们分享了水钠锰矿的转化过程和环境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从研究背景、水钠锰矿的转化、水钠锰矿的环境效应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氧化锰矿物的生物、非生物以及光化学等途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最后,张博士与参会师生代表进行了多次交流探讨,他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能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师生们纷纷表示张博士的报告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收获颇多。
张腾飞博士简介:
张腾飞,博士,讲师,主讲环境影响评价、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氧化锰矿物的光化学形成及其环境效应,主持湖北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分别发表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 和Chemosphe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