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学校要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校要闻 > 正文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20年度“十大新闻”
发布人: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1-04

    1、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校《化工原理》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立项,该课程由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赵秀琴教授主讲,目前已有34所高校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修读。近年来,学校实施一流课程行动计划,建立三级课程体系,先后推动校级五类“一流课程”建设,2020年立项校级一流课程32门;通过实施课程思政“1231”工程,立项校级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24门。(晨光新闻网进行了报道)

图片1.jpg

  2、每个周末寒暑假都给了学生,工匠教师带出百个全国冠军
  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刘群,40岁从国企走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讲台,52岁创建BIM创客园,五年来带出114名全国冠军。他为学生放弃每一个寒暑假,57岁仍坚持为学生课外义务辅导,网课上到凌晨两三点。大赛前他每天自掏腰包给学生们买零食、牛奶,自己连吃一个月锅盔却常带学生下馆子加餐,被学生亲切称为“刘姥姥”。今年教师节前夕,刘群成功当选2020“荆楚好老师”,这是自2018年以来我校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老师。(楚天都市报、楚天都市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图片2.jpg
  
  3、爱劳动会生活成为学校新时尚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将“劳动育人”作为思政特色培育项目
  寒假和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多次发文,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参加家乡春耕春播和公益劳动。2019年初,我校获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将“劳动育人”作为学校“三全育人”特色培育项目之一,在制度牵引、平台搭桥、文化浸润下,爱劳动会生活俨然已成为校园新时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荆楚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图片3.jpg

  4、“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教留汉战“疫”
  我校比利时籍外教Jerry疫情爆发时正在武汉,尽管远在比利时的家人很担心他,希望他回国,比利时大使馆也多次联系他愿意提供离汉帮助。但他仍选择留在武汉、留在学校,和在校教职工们一起开展网上教学、参加公益劳动,用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湖北日报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荆楚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湖北等媒体做了报道)
图片4.jpg

  5、00后大学生志愿者陶梦婷:“我的城市病了,我哪能坐得住”
  我校医药学院2018级学生陶荣婷,家住武汉。疫情期间,她身兼“方舱医院播音员、防疫物资装卸工、社区生活物资派发员”等多个抗疫志愿者身份,用瘦弱的肩膀担起00后大学生的使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客户端、楚天都市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图片5.jpg
  
  6、校友洪斌、苏风驰双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校友洪斌、苏风驰同时荣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洪斌毕业8年,从一名普通的化验员到质量技术部工程师,由传统调味品转产木瓜深加工研究,获得多项国家授权专利和科技成果奖励;苏风驰入职十五年坚守生产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楚天都市报、楚天都市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图片6.jpg

  7、樟木箱、鸳鸯扇……武汉一高校“备嫁妆”送毕业生
  今年毕业季,我校特意为2020届毕业生定制“三大件”礼物:黄铜锁香樟实木箱、鸳鸯扇、“生院印象”笔记本。其中,由学生创业团队自主设计制作的黄铜锁香樟实木箱最受关注,被网友戏称为学校给毕业生的“嫁妆箱”。(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客户端、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进行了图文、视频报道)

图片7.jpg

  8、校长、院长雨夜吟诵《起航》送别毕业生
  6月28日,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毕业季师生演唱会上,代校长赵正洲雨中率领12个学院的院长集体吟诵席慕蓉的诗歌《起航》,为5700余名毕业生送别。当晚的毕业季师生演唱会以“生院情·奋斗志”为主题,在校内分设4个分会场,并进行网络直播,满足毕业生云端参加观看的需求,吸引了12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中国新闻网、长江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在线、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图片8.jpg

  9、人未至,心相连!武汉高校千里送善款给患病新生
  胡恩是海南省琼海市人,6岁患上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对抗病魔的漫长岁月里,从未放弃学习。高考前夕,他的病情突然恶化转为尿毒症,但他依然克服困难完成全部考试。8月25日,胡恩收到了我校录取通知书。了解到胡恩的情况后,我校师生、校友伸出援手,陆续捐款15万余元。学校派专人飞抵海南,将善款与慰问品送达胡恩家中。9月19日,因病暂时无法来汉的胡恩,通过2020级迎新网络直播活动,顺利完成了“云报到”。(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南国都市报、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图文、视频报道)
  
图片9.jpg

 10、千余名大学生爱上广场舞,高校力挺花样“第二课堂”
  9月4日起,只要在天气晴好的晚间,我校数百大学生会自发相约在健源体育场、晨光体育场等地,由校大学生艺术团成员领舞,集体跳起广场舞。校大学生艺术团还创办了义务舞蹈教学班,活跃人数过千人。广场舞已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他们的跳舞视频走红网络,吸引了16万余网友点击观看。(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客户端、长江日报客户端、楚天都市报、新浪湖北等媒体进行了图文、视频报道)
  
图片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