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怀着2021年回首的温情,树立2022年起航的风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同力协契,踔厉奋发,朝乾夕惕,玉汝于成,给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21年,是学校“十四五”蓝图全面擘画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绘就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图景的奋进之年。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铸魂育人时代使命,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紧扣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筑实自立自强创新创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基石。
1.学生评价改革重点推进
学校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革大学生评价体系,出台《深化新时代大学生评价改革的决定》,成立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突出德育评价,提质智育评价,创新体育评价,明确美育评价,强化劳动教育评价;制定“五好学生”评选管理办法,创新开展基于“五育并举”的大学生素质测评。持续举办“四季菊展”“冬至春欲来——高雅艺术走进武生院”等系列美育活动,全面实施“钢琴进教学楼”项目;出台《专业技能劳动课程管理办法(试行)》,全校累计开展139门次专业技能劳动课程,参与学生超过万人次,专业技能课程已实现了项目化、课程化、常态化。2021年全校学生平均修读劳动学分0.5学分,修读3万余人次,参与率达89.6%。
2.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不断推进
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延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及校企合作方案模块,构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德育为首、智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3期晨光奋进班。实施一流本科专业目标责任管理,召开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总结会、经验交流会、评审等,印制《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育思想大讨论资料汇编》,2021年《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策略研究》获批省级教育改革发展专项课题立项。
3.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稳步推进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推进“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评价改革。利用智慧树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42门,上线学银在线课程21门(面向社会开放),累计选课学生达5万余人次。开展如何撰写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一流本科课程说课稿等6场专题培训会,受到教师的一致点赞、好评。2021年获批《大学生创业导航》《物理化学》等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4.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深化
出台《课程思政“1331”专项行动计划》,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行动指南及总体目标,通过召开课程思政推进会,开展课程思政公开课、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案例评选、课程思政BOPPPS教学设计竞赛、课程思政征文竞赛,遴选“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项目,举行课程思政经验总结交流会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推动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格局。2021年,评选表彰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校级获奖教师25名、院级获奖教师31名,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获奖教师21名,评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师10名,认定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31个,立项省、校级课程思政项目50项,在教务处网站分享七期《2021年课程思政获奖教师系列经验展示》。
5.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
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召开2021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与各学院签订了《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状》,建立了教师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编印了《师德师风学习资料汇编》,开展了师德师风政策学习知识问答和调查问卷等系列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通过开展专题学习会、培训会、推进会、问卷调查、知识问答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深化我校师德师风建设。
6.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以教师教学竞赛为抓手,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组织开展了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湖北省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课程思政案例征集、BOPPPS教学设计竞赛、教师创新大赛、课程考试改革评选等。2021年,1个团队在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省级特等奖,1名教师在全国高教外语教学大赛湖北赛区获英语组特等奖,2名教师在全省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理科组二等奖、外语组三等奖。
7.学科专业竞赛捷报频传
修订《大学生系列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实施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立项制,组织学生参加52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获得474项各类奖励,其中国家级各类奖励187个,省部级各类奖励287个。尤其是BIM创客园师生团队连续5年夺得“全国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全国团体冠军。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2021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10项;组织完成结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6项。
8.实验室教学环境显著提升
2021年,完成1000余万仪器设备申购验收工作,建成实验室7间、机房1间、“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媒体中心1间,提档升级机房1间,购置涉外商务英语实验室和工商管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配套软件,切实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出台《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实施办法》等文件,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专题会议6次,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安全演练5次,组织全校实验室安全大检查10次,全年实验室无安全事故发生。
9.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增效
启动实施双创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及省预算内项目建设接受省发改委委托的第三方评价,受到专家组充分评价。建成“互联网+现代农业”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连续第四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获批湖北省创业学院、武汉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长河筑梦众创空间在全省绩效评价中排第12名并获得奖励。成功举办“长河-阳春杯”“长河-金秋杯”双创大赛;承办武汉大学生农文旅产业双创大赛、湖北中华职教双创大赛本科组比赛,选送1400余个项目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在各类大学生双创大赛中,获得国家及省级奖励26项,获奖数及奖金额创历史新高;其中,陈恒、罗伟团队分别在武汉大学生农文旅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才聚荆楚、创业湖北”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15万元、12万元大奖。举办双创沙龙、门诊等活动50余场次,连续第4年蝉联“五星级创业之家”。创业园区新增注册企业26家。
10.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2021年,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立项省、校级课程思政项目50项,实施混合式课改63门,1项教学案例入选2021年“楚课联盟”优秀教学案例,进一步提升了“双自双创一高”人才培养质量。截止目前,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获批数量居湖北省民办高校首位。2021年段继豪、张洪中获评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2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将更加坚定信仰、信心、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