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铭记辛亥历史 担当复兴重任——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赴辛亥革命博物院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5-11-14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王思雨 谢文凯2025年11月12日下午,为深切缅怀革命先驱,激励青年一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值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之际,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于辛亥革命博物院开展了主题党日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同学们从百年辛亥精神中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午后阳光温煦,庄重肃穆。15时整,支部成员怀着崇敬之心,精神饱满地抵达辛亥革命博物院北区,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步入“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厅,开启了一段穿越百年风云、追寻民族觉醒的历史旅程。



展览以时间脉络为主线,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历史照片、文献手稿及高度还原的场景复原,系统展现了辛亥革命从酝酿、爆发到推动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全过程。同学们在“风动武昌城”沉浸式仿真场景前驻足良久,仿佛置身于1911年10月10日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枪声划破长夜,点燃了推翻帝制、追求共和的燎原之火。站在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天下为公”所付出的心血遗迹前,大家深切体悟其“振兴中华”的宏愿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殷切嘱托。一件件泛黄的手稿、一封封诀别家书、一袭袭斑驳军装,无声诉说着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



在武昌首义纪念馆、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这一特殊时空交汇点,学院组织员李源老师深情回顾了1911年武昌首义的历史意义和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革命精神。他感慨道:“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不畏牺牲的斗争意志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已融入民族血脉,是新时代青年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艺术学院与音乐学院的学生,尤其身为学生党员,更应认识到艺术并非远离时代洪流的孤岛,而是塑造时代精神、传递人民心声的重要力量。”李老师号召同学们将个人艺术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人民需要之中,在画笔与琴弦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做匠人而做有思想、有担当的艺术创作者。他勉励大家从历史回响中汲取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书写属于武生院艺音学子的青春华章。

李源老师现场讲授室外党课


附:参观感悟

2022级预备党员张安琪:

我怀着崇敬之心,跟随学院党组织走进武昌首义纪念馆,一幅幅历史图景、一件件革命文物瞬间将我拉回百年前的风云岁月。辛亥革命中,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勇气与担当令我动容。作为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学子,我深知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先辈们用热血铺就了前行之路,我们更应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情怀融入专业学习。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深耕艺术领域,用艺术传递正能量,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不负先辈嘱托,不负时代使命。


2022级预备党员殷文群:

踏入鄂军都督府,青砖黛瓦间仍萦绕着百年前的革命气息。复原的议事厅、军装陈列、历史照片,将武昌起义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站在当年革命志士决策的场所,仿佛能听见他们为民族独立振臂高呼的呐喊,感受到先辈们冲破封建桎梏的勇气与决心。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是无数仁人志士用热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今后,我将以更坚定的信念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级预备党员刘美娟:

踏入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那些泛黄的文书、黑白的照片,陈列的步枪,无声地诉说着百年前的惊雷。站在复原的军政府会议室,最简单的木桌木椅,却做出了中国第一个共和政体的决定。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比任何枪炮声更震撼人心。辛亥革命是思想解放的成果。我们应继承这一点:不盲从、不迷信,保持对信息的审视和对真理的追求。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守护自己思想的独立性,做一个有理性、有担当的公民。


回望历史,责任与使命却愈发清晰。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淬炼。未来,我们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艺术追求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努力创作出更多激荡人心、引领风尚的优秀作品,让辛亥首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