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余毅
(2012年3月14日)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的开班典礼很重要,学校有关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建筑系、艺术系师生代表、实验班全体同学都参加了会议。刚才,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余泽高教授宣读了文件通知及具体要求,建筑系系主任吕运冰教授、实验班两名学生代表、基建处副处长汪明同志先后作了发言。建筑系和基建处负责人对学生实习提出了要求,并就如何办好实验班谈了很好的意见,同学们的认识也比较到位。领导重视,学生有主动性,这是我们办好实验班的前提。
“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实验班”是教学改革实验班,其培养模式有别于现有模式,首期招收学员30人,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方向和建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各15人,都是通过双向选择、个人申报、实习单位考核、面试等程序确定的。去年4月,我校在建筑系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教改实验班”,第一期效果很好,同学们热情很高,一年来,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学到的应用性知识符合市场需要,在市场上很“抢手”,很多学生已经收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前不久已开办了第二期。
“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实验班”要在此前两个班的基础上办得更好。现在学校新建了钱学森广场等系列建筑,室内设计、装饰正在进行,现场实习内容丰富,实践机会很多,有很好的条件。实验班的学生要多到工地上实践课,要学会动手、学会设计,还要学会管理。
下面,我简要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类人才在现在及将来有大量需求。
首先,大家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设计、制造、发射“两弹一星”的是人才,搞五星级酒店、绿地设计的也是人才。搞高端设计、开发的是研发人才,我们能搞一般家居装饰设计,参与装饰施工,把这些做好也是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这两种人才都是我们所需要的。现在很多高校都想培养高端研究人才,不愿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这其实是违背人才客观需求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一项重大工程,搞设计的,往往只需要几十上百人,而搞施工及管理的,则需要成千上万的人,而且施工周期比设计要长得多。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说过,“使卫星上天的当然是人才,能使每个家庭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他们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事实上,并非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社会上需求量就越大,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要比高端研发人才的实际需求量大得多。
二、成才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成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既鼓励考研究生的学生,更要鼓励更多的学生成为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像室内装饰设计和施工管理就是动手性的,要重视实践,鼓励学生按自身兴趣发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手脑并用。这个实验班的创办就是一个尝试,也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主动发展的一个机遇。
三、实践的机会很重要。
实践需要机会。做室内装潢设计,是否能设计一项方案,方案是否能被采纳,从开始施工到最后竣工是否可以参与其中,这些都很重要,要真正地亲身参与整个过程,在实践中才能长见识,学到真知。搞装潢设计要展现自己鲜明的个性与特点,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消费者、居住者、使用者的审美情趣、生活需要、个性要求去设计。
四、有关部门和老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建筑系的教改实验班,建筑系、新广厦建筑公司和基建处紧密合作,做了大量工作,学生们吃苦耐劳,学到了很多知识,“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实验班”要积极探索学习。
五、学校要有一系列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成为实用性人才。
湖北经济发展和沿海相比,是国企腿长,民企腿短,而浙江民营企业铺天盖地,私营经济很发达,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志于创业的人很多,而且创业环境也相对较好。因此我们要鼓励人才多样化发展,实验班的同学们将来可以去创办装饰公司,自己当老板,做企业家。这次进入实验班就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现场考察、图纸设计、论证、选定装饰材料等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要虚心学习。比如,现在各种装饰材料很多,不少新型材料课本上还没有列出,要把你的聪明才智运用到这上面,使用户满意,这点很重要。
今天晚上学校还要召开“学习雷锋、励志成才”报告会暨自强学子表彰会,我们实验班的同学都要参加。著名爱心企业家喻友旺先生要给每位同学发放奖学金,以资鼓励,以后学校还要专门为这期学员中表现突出的,发放“躬行学子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是专门针对实践教学的。“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学子奖学金”的“躬行”就是要“弯腰”,要身体力行,要虚心学习,学到真本事,这样的学生就叫“躬行学子”。
六、坚持问题导向,老师要带着问题教,学生要提出问题学。
学生实习从搞设计、施工管理到竣工验收,全过程都要学习。如建筑工程教改实验班,他们从看图纸、测绘、打桩、基础处理、主体施工、水电安装、防水处理、消防设施、内外装修,直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要学。你们要认真求知,不懂就问,从图纸的参与讨论、定方案,到材料的采购等等,比如,材料有几百种类别,当然我们不可能都能搞懂,这就要求我们带着问题去做,用户提出什么问题,我们就要围绕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尽量满足他的需求,让他满意。所以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学习,不停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些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控制成本能力以及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以上六点是我对办好教改班的一些初步思考,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