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优秀辅导员张敏芳先进事迹”师生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机电工程系辅导员张敏芳六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用真情对待自己热爱的事业,用爱心浸润着青年学子的心灵,引导着他们成长成才。5月21日晚,学校在晨光湖畔西湖厅举行“学习优秀辅导员张敏芳先进事迹”师生座谈会。校领导余毅、赵正洲、李斌成及学工部、组织部、教务处、校团委、思政课部等有关部门和各系(院)党总支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这里摘登部分师生代表发言。
他们眼中的张敏芳
(一)她对待工作:真情付出
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黄利平:
张敏芳对布置的工作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去落实,从不谈困难、不推诿,执行力很强。我们在外出差时,白天她认真完成当天工作任务,每天晚上还要通过网络、电话向学生干部和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发现未到课的学生还要一一电话联系,问明原因。她常利用休息时间去看看学生,每次组织班团活动,都会提前安排不同的学生轮流做方案,并亲自指导,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作为一名年轻辅导员,她所带的班级涌现出带病父上学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许大卉,兼职攒万余元资助贫困中学生的“爱心大使”骆群曙,湖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喻友旺”学雷锋先进班级08134106班等一批大学生先进典型[U1] 和先进集体,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与她的教育、帮助和引导是分不开的,她是在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机电工程系辅导员何海燕:
与张敏芳老师在同一间办公室朝夕相处三年,感觉她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工作,永远充满工作热情,从不抱怨。在办公室里,我们经常看到她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与学生交流,有时候还会把与学生的对话念出来跟我们分享或讨论。张老师工作很严谨,有自己的方法,特别注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她班上这些典型的出现,源于她工作的细致,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主任孙玉巧:
张老师深刻认识到并且全力承担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她把教书育人作为全身心投入的事业,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她坚守着辅导员的事业,执着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机电工程系学生陈志鹏:
张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细心,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抱怨过。记得有一次,我跟她开玩笑说:“张老师,你工作这么认真负责,这么优秀,校长会不会给你涨工资啊?”她笑了笑说:“作为一个老师,我也没做什么,只不过是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而已,我没想其它的东西,只是不想以后给自己留下遗憾,人生就该如此”。
2013级钱学森实验班辅导员魏巍:
发现一个学生典型可能是偶然事件,但出现多个学生典型一定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培养。辅导员工作虽然繁琐,但学生之事无小事,学生之事无琐事,我以后会像张敏芳老师一样,用四颗心“关心、爱心、耐心、细心”来教育影响学生。
体育系辅导员李雯:
要像张敏芳老师一样,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以生为本,从学生出发,利用和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既教书育人,又收获个人职业成长。
制药工程系辅导员程媛媛:
我被张敏芳老师对待学生工作的热情所感染,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耐心对待,特别注重细节之处对学生的影响。
(二)她对待学生:无微不至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主任孙玉巧:
张敏芳老师人如其名“敏行芳襟”。她对学生的“爱如潮水”,带出了那么多优秀学生,这正是因为她心中的爱比我们看得见的更多;她对学生的“爱如雨水”,默默滋养学生成长;她对学生的“爱如流水”,不做“保姆式”老师让学生安乐无忧、不思进步,而做或推或拉带着学生一路成长的活水;她对学生的“爱如滴水”,点滴涓流,认清方向,执着不休,最终能滴水穿石,育成人才。
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黄利平:
张敏芳老师经常深入寝室,与学生谈心,当同学们听到她的声音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聚过来,听她讲“故事”;她送学生去医院治病,经常都是自己垫付药费还当陪护;她倾力帮助自己班上家庭困难的学生找兼职,并鼓励他们多参加实践活动锻炼能力……所以,学生们都喜欢跟她说心里话,她是学生信得过的人。
机电工程系班主任黎同根:
张老师不仅记得每个学生的寝室号,甚至能准确说出每个学生的学号,她从点点滴滴中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班上组织春游,在前一天晚上,她会挨个寝室都走一遍,详细讲解外出的注意事项,而到达目的地后,张老师从头到尾没有玩一个项目,问她怎么不玩,她只是淡淡地说,我不喜欢。其实我能理解,她是更清楚此次自己出行的责任。班上一个同学打篮球不小心扭到了脚,她得知消息后,马上到寝室去探望,并指派专人看护,照顾他的生活,还让同学骑车带他去上课,争取让他能在最短时间内养好伤,而且学习不掉队。
机电工程系辅导员何海燕:
张老师喜欢跟学生交流,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还经常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学生回学校或武汉时,都会来看看她。她非常细心,比如,考虑到有的学生早读有时候没带书,她就在网上找了四六级词汇打印出来,在早读的时候发给他们使用。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谢红林:
张敏芳老师身体力行地推行“爱”的教育。她情系学生,真情关爱学生,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她潜心育人、认真做事的工作态度和胸襟值得每位老师看齐。
机电工程系学生骆群曙:
“有困难找辅导员”!在我们心中,“辅导员”三个字有着极高的地位。为了班级和学生,张老师做出了各种努力和牺牲:有同学生病,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有同学迷恋网络游戏,她总是不辞辛劳地做思想工作;面对就业,她时常关注大家的思想变化,找同学谈心,帮助大家做好职业规划,还积极为大家创造各种交流和就业的机会。
正是这些付出,让张老师和大家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从班级事务到学业困扰,再到个人恋爱问题,我们都会一起探讨。在我们心中,她不是严厉的师长,也不是死板的教员,而像一位邻家姐姐一样值得信任,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及时准确的指导和帮助。
机电工程系学生陈志鹏:
与张老师接触有两年了,在我们心目中她不仅是一位好老师,还是我们的好朋友。张老师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她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无论多累,都会到宿舍跟我们聊天谈心,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作为班干部,张老师总是对我们说,你们不仅要自己作出表率,以理服人,还要把积极健康的态度带给每一位同学,一个班级只有团结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张老师在生活中就像朋友,每次遇见她都笑呵呵的,特别亲切温和,跟她沟通起来没有代沟,相处很融洽。她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习,还很注重我们能力的培养,经常让我们做一些简单的word、excel或者ppt。她说,作为一名大学生,起码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对于不好管理的学生,张老师也从没有放弃过,经常私下找他们聊天,还嘱咐我们这些班干部要多关心关注他们。
(三)她对待同事:乐于助人
机电工程系班主任黎同根:
我是去年10月份才担任班主任的,一开始对做好学生工作信心不足,是张老师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她的工作方法,一步一步地教我。刚开始实施学委会制度的时候,我想组织班上的学习委员会成员开个会,提前向她请教,她不仅鼓励,还表示自己一定会参加。平时她还会主动告诉我系里的一些信息,教我怎样去发现学生的动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让我获益良多。
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黄利平:
只要是学生的事情,张老师从不分你我。有一次,她接到自己学生反映室友(不是她班的学生)当晚没回寝时,她在立即向系领导报告的同时,则连夜在可能停留的地方寻找,直到凌晨一点才把该生找到。
(四)她对待自己:严于律已
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黄利平:
张老师平时对自己做人做事是实实在在,要求比较严格,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会率先做到。班级出现先进典型时,她总说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对荣誉看得很平淡。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主任孙玉巧:
她注重身教,保持身正,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时刻自律,不是让学生敬而畏之,而是让学生亲而近之,既树师长的威信与声望以垂范,又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以受拥。
建筑系辅导员邵国超:
张敏芳老师淡泊名利,不浮躁,真正发自内心为学生的成绩和荣誉感到高兴,而不是以学生的突出事迹作为自己夸耀的工具。
机电工程系学生骆群曙:
张老师认为,作为一个辅导员,要具有一种品行:固穷、淡名、爱才、敬业。固穷——耐得住清贫;淡名——守得住本性;爱才——关爱学子;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听张敏芳自己说——用爱为青春导航
回顾自己六年来的辅导员工作,我有以下七个方面的感悟和体会:
一是永不言弃。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但我相信我的每一块“云彩”都会“下雨”。在我看来,教师没有权利放弃教育,换句话说,学生可以不接受教师的教育,但教师不能拒绝教育学生。我从不觉得哪个学生是“没救了”,也许只是方法不对,但至少我要尽力不断想办法慢慢改变他。我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思想和素质,其次才是成绩。
二是以身作则。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时还模仿学习。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言行举止,通知事情,务必打好草稿,确保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决定好再说,说了就做到,做就做最好。不准备好不开会,开会不让学生等,不传播负能量,做事认真负责,抽空看书学习,乐于助人,广交朋友,制度、标准对谁都一样。
三是以生为本。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时刻放在心上,换位思考,一切以方便学生为目的,全面周到,确保每件事有效果,每个人有收获,凡事都想想如何做会更好。
四是信任尊重。尊重、理解、信任,才能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准确掌握细节信息,并实现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只要合理都支持,只要合理都答应,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氛围中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五是启发思维。管理这个词,重心不在“管”而在“理”,开始帮学生理顺,然后实现自理,最后“管”服务于“理”,这也是我工作的最终目标——理顺之后,给予空间,自由发展,启发思维,臻于完善。
六是潜移默化。通过推荐阅读、小贴士、小提醒、温馨提示、QQ等,营造处处课堂,时时充电的良好风气。我的空间每天访问量在一百左右,互动很多,朋友留言戏称我“励志姐”,学生开玩笑说“天天被洗脑”。
七是底线思维。有些东西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改正。但对于有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允许,特别是思想、立场方面的,就要明确我们的工作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向张敏芳老师学习 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校理事长、校委会主任余毅:
张敏芳同志六年如一日,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她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职业认同感,表现在她对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爱心,为学生解决各种“烦心事”的耐心,把看似平凡琐碎的一件件小事,做到细致入微,“臻于至善”,逐渐成长为政工干部队伍的优秀代表,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她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离不开辅导员的引导,辅导员责任重大。学校要高度重视这支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要关注辅导员队伍建设,为辅导员事业发展搭建平台,特别是要落实好辅导员的“双重待遇”,使辅导员能够“有为有位”,安心、潜心育人。要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努力增强政工干部的育人能力;要积极探索“易班”等育人平台建设,提高育人实效。
全校上下要通过学习张敏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形成“学有榜样、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三育人”合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党委书记赵正洲:
张敏芳老师在辅导员岗位上,辛勤耕耘,事迹感人,值得全校所有思想工作战线上的全体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向张敏芳老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她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情系学生,真心助人的无私精神;亲力亲为,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善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最近,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标志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学校将在前一阶段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当前,我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再次跨越时期,希望广大辅导员、班主任以张敏芳老师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努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委学工部部长余仕良:
学校将大力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按照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工作的具体需求,配强配齐辅导员、班主任,使二者在工作上取长补短、互相协调。二是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班主任结合本职工作,加强应用课题研究。三是实施辅导员分类管理和培养,推动这支队伍朝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四是鼓励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五是培育一批德育精品项目。六是建立激励机制,选树更多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典型。
(学生处综合供稿)

座谈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