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大学生情操、提升个人修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载体,拟开设汉服文化与古典礼仪班。
一、培养目标
汉服文化与古典礼仪班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引导学生以汉服为切入点,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和自然、天人和一、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与风格,培养学生宽大、随和、包容四海的气度,体验传统文化中追求浑然一体、天然妙和、由内及外的含蓄之美的独特东方审美。同时,理解古典礼仪“律已敬人”的优秀品德,成为进退有度,言行得体的大学生。
二、招收对象
1.全校非毕业班本、专科学生,文理兼收,不受专业限制;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具有浓厚兴趣,且在其中一方面或多方面有一定基础和特长;
3.招生人数共计160人左右(4个班级)。
三、教学管理
1.学习年限:3个月(2016年3月—2016年6月)。
2.学分要求:必修课学分5学分;选修课学分3学分;综合实践2学分。
3.采取模块化教学。分为汉服及传统知识模块和民俗与古典礼仪文化知识模块及汉服制作模块。三个模块根据课程需要同时开班,完成某一模块学习合格后,即可获得该模块的课程结业证书。完成所有课程学习,方可获得该班结业证书。
4.学生所修课程学分,统一由教务处予以认定并录入系统。
5.开设模块、课程与教学进程:


6.实践教学。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以学校内外各类演出、比赛、重大活动等进行实践。
7.师资来源。校内有相关专业学习背景的优秀教师公开竞聘上岗,严格实行绩效考核,优质优酬;利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同时从校外聘请相关专业人员。
8.上课形式。所有必修课程采用专题式、讲授加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授课。由国学馆提前统一制定课表,学员根据自己班级课表预先自由选择上课时段,确保修完3门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可由学员于学期初自由选择,达到30人以上可以开班请专业教师授课,通过考核后获得学分。
四、工作程序
1.1月20日以前,各院系宣传动员,由学生填写报名表,院系党总支审核后,报送至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联系人:何智豪,电话:89648773,电子邮箱:983308487@qq.com。
2.3月1日前,组织考核选拔;学员申报学习模块、安排课程和任课教师等。
3.2015-2016第2学期正式开课。
五、职责分工
1.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安排、教学组织、学分管理等工作;
2.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负责学员日常管理、实践教学组织与安排、特聘讲师、教授的聘请与讲座安排等,并参与相关课程的考核等。
附件:下载 汉服文化与古典礼仪班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