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创业路上不孤单——创业导师齐力为我校学子的创业项目会诊

发布日期:2015-04-04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谭玉春)4月2日上午,在我校自强书院头脑风暴中心举行了一场创业沙龙活动----创业项目的问诊。6名已毕业的创业校友受邀返校,与10名在校“试水“的小老板们一同交流、分享了他们初创企业时的心态、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解决办法以及公司目前的现状。武汉市“十佳创业导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聘教授程战淮、丁德泽两位专家亲自坐诊,为我校学子的创业项目进行了把脉,诊断,并针对大家提出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药方。

武汉青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朝雄,2007年从我校管理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报社实习、后来进入某公司从事总经理助理职务,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的他在2010年才开始尝试创业。他一路摸爬滚打,得出的经验是,在校期间要加强专业的学习,基础的文纳要懂、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要保持;对于一个初创者,要及时关注、掌握信息,要坚持合作优势、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两位导师针对他公司成立的背景,从事的业务范围,给他的意见是:该企业属于科技型创新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一定要要学会“官商沟结”。

湖北省晟瀚鸿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维平,2011年毕业于生物技术专业。他指出:“在他创业的路上,最大的困惑是想找一位理想的合伙人,但他一路走来感觉比找终身伴侣还艰难。”两位导师给出的意见是:寻找理想的合伙人,重在看人品、人脉、人缘,只有双方人品都好,具备了良好的人脉关系,还得看缘分。

武汉市艾瑞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耀武 ,2006年从我校生物工程系毕业后,应聘至上海工作。他多次提到感恩母校、感恩上司,他说,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他的前程,工作时就要好好工作、珍惜工作,正是因为自己一直很努力、很珍惜上海的工作,才赢得了上司的信任和帮助,于2011年在武汉开了分公司,这几年一直是创业、工作两不误。他目前最大的困惑是团队的管理方面。两位导师给出的意见是:作为年轻人,“脚踏两只船”这种做法很好,团队中需要用人时,多来考虑用武生院的学弟学妹们,他们绝对会为学长的事业助威、给力。

武汉艺视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潺,他2011年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去了深圳,先在公司从做设计着手,通过两年打拼后萌生了创业想法,2013年回汉后便注册了公司,没想到第一年就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后来由于公司人员、规模发展过快,有些刹不住车的感觉,目前技术业务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两位导师给出的意见是:做软装一要学会创新;二要学会推广文化进居民之家;三要让客户接受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

武汉德力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德权,2013年毕业于体育系,他因为在校期间有“试水”经历,加上一出校门就找到了一位非常给力的合伙人,目前,从最初的创业艰难期已逐步平稳过渡好,今年争取稳中求进。两位导师给他的评价是:作为一名创业者,他具备了较好的人品,学会了怎么做人,所以就学会了做事。

正在筹备、注册武汉青年公寓的阮仕剑,2006年毕业于生物技术专业,他的创业想法是:结合目前城市中有许多闲置房现象,他的业务方向是融资装修后出租,作为城市青年一代的公寓房使用。这一做法目前市场上还不是很多,他想抓住机遇,尝试一下。两位导师意见:把整栋规划、如何融资、合同细化等放在首要位置。

毕业生问诊结束后,正在校内“试水”的小老板们也争先恐后的向导师们发起了问诊,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半才在主持人的要求下意犹未尽的宣布结束。

图一:创业校友刘耀武正在向导师们问诊

图二:正在校内“试水”的创业学生宋风琼向导师们问诊

图三:返校创业校友们与导师们合影纪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