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夯实团学工作体系 提升基层组织活力 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召开共青团组织工作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12-17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陈曦)2024年12月16日,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召开了共青团工作部署专题研究会。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云、院长黄有柱、党总支副书记王聪、副院长阎轶娟、院长助理凡鸿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分团委书记陈曦主持。会议聚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重要要求,切实研究部署团组织相关工作。

会上,分团委书记陈曦介绍了学院分团委在本学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与不足,总结工作经验,反思失误教训。

随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聪作有关共青团工作的会议发言。他指出,新时期的团学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校团委和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紧抓主责主业,主动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通过不断优化学院团委和各基层团支部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夯实团学体系,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壮大青年队伍,推进共青团改革,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动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青春力量。

会议具体研讨内容如下:

一、制度建设:夯实团学工作体系务求工作实效

坚持“团党相依”,保证组织效能,我院坚持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学院党总支每学期召开2 次专题会议,研究学院共青团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总管共青团工作,学院分团委书记负责共青团工作的具体实施,逐步形成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有计划的结合五四表彰、贯彻学习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严入口、抓关键,切实推动“推优入党”。明确基层团支部在“推优”工作中的职责和重点,认真落实“28 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的要求,确保政治可靠、来源充足。将团员青年大学习学习率、参与志愿服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等作为“推优”入党考察的重要内容,严把推荐质量关。本年度计划学院 150人经由团组织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全部经过团组织规范推荐产生,将“推优”工作逐渐发展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

务求实效。对标《中国共青团支部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等制度,目标将学院团员“智慧团建”注册率达100%。按照校团委发布的团组织生活指导意见,每月组织所有团支书开展基础团务培训,对“智慧团建”系统使用、“三会两制一课”规范性、团费收缴等工作做进一步的部署和说明,尽可能提高学院学社衔接率,学社衔接率,对标定级自评率。团委工作人员定期维护“智慧团建”及“青年回家”系统信息,保证团员信息真 实完整。同时,严格团员发展标准,本年度共发展21名新团员,发展材料备案齐全,无违规发展现象。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带班建”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 团支部书记任副班长,团支部委员兼任班委。通过班委包干制度,创新支部建设,打造学习型团组织,构筑思想引领新高地。坚决发挥团支部在班级事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班团协同育人。

二、组织建设组织机构优化,着力培养干部

优化团委机构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结合校团委工作要求与安排,于本学期召开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第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认真总结和部署学院共青团各项工作,选举产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第十二届学生会委员会。优化院团委组织架构,实行“中心+部门”工作模式,选优配强团学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团干部的基本功修炼。目前学院计划配备专职团干 (教师) 1 名,学生兼职团干 (分团委副书记) 1 名。设主席团、体育部、外宣部、生活部、学习部、组织部5个工作部门,学院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力持续提升。

三、思想建设: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扎实铸魂育人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阵地。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团委将始终把开展好思想政治引领、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首要任务,深化创新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大思政格局。依托主题团日、微团课、线上学习打卡、主题征文、座谈交流等,强化价值引领,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计划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2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3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年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学四史担使命献礼建党百年”升国旗仪式等主题教育、参观学习、专题研讨多项活动,不断深化党史和国情政策教育。推动团员青年政治学习制度化,落实团委书记讲团课、团干部讲团课制度。

大力实施“青马工程”,夯实政治基础。实施学生骨干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优秀青年分级分类培养体系,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实现青马工程培养与“推优入党”工作紧密结合,将“青马学堂”打造为团员青年的“入党启蒙课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计划利用寒暑期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研究,引导团员青年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

四、平台建设:筑牢基层工作基础,引领进步风尚

丰富“第二课堂”内容,积极做好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结合校团委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有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树立榜样标杆,引领青年提升能力。强化榜样引领,积极选树在学术科研、志愿服务、就业创业、参军入伍等领域的身边榜样,举办经验交流、事迹分享会倡导团员青年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解决广大青年学子关切的问题,强化政治担当。

通过召开返乡座谈会、问卷调查、宿舍走访,文明寝室表彰等,对青年学生在课程学习、大学生活、个人发展、心理健康、校园设施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需求进行广泛调研,有效搭建起学院与青年学生交流的桥梁,及时、高效地解决学生问题,最大程度给予学生帮助。

会议现场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