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在千里之外助力武汉疫情之后一定要来江城看看

沈合香(左)和校长王祚桥合影留念
五一假期是同学聚会的好时机。今年,很多大学校友特地把聚会地点选在武汉,山东企业家沈合香便是其中之一。
“这趟武汉之行,值!看到了江城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在母校听曾经的同窗上了一课。”沈合香说的上课,是指回到母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后的第一站——参观钱学森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博物馆,并聆听昔日同学张茜的解说。
回校先参观博物馆
43岁的沈合香是山东济宁人,1999年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制品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创办了山东九尔实业集团。张茜曾和沈合香同窗一年,后来留校工作,目前是钱学森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博物馆的负责人。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这座博物馆是我毕业以后才建的,听说它不仅成为学校的精神高地,也是武汉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我一定要去看看。”沈合香回武汉母校之前,便和张茜约定。
“1994年建校之初,钱学森先后两度亲笔回信武生院创办者,热情称赞我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他还以前瞻性的科学视野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与武生院结下‘不解之缘’……”张茜从27年前的两封信开始,讲起钱学森与武生院的点点滴滴。
沈合香回忆,他读书时武生院还是一所中专,名叫武汉生物工程学校,周边荒无人烟,周末只能跑去很远的一条老街逛逛。如今,它已经是一所本科高校,校门口有地铁,附近还有江北快速路,“真是不敢想象”。
抗疫成为共同的话题
“老沈,其实我去年在网络上看见你了!”中午吃饭时,张茜一句话点燃了校友们的好奇心,沈合香则不好意思地连连说:“没啥,没啥。”
原来,沈合香创办的山东九尔实业集团是一家以器械、消毒产品、超声科、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去年疫情期间,他的企业累计接受政府调拨和发往湖北十堰等地医用外科口罩约3000万只,消毒液产品约100多吨,还有部分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供应。
“我要向社会各界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们没有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请你们原谅!”2020年初,眼圈发黑的沈合香刚从生产线下来,就不停对当地记者说着“抱歉”。这一幕让这个“道歉董事长”火了起来,也引起了张茜的注意。
沈合香告诉校友们,当时他有一家日产能3万只的口罩厂,但对于当时的形势来说是杯水车薪。他带领员工从大年二十七开始复工,24小时不间断开机生产,每天产出的口罩几乎尽数发往武汉。
“一想到蔓延的疫情,晚上3点也辗转反侧睡不着,我就赶到车间和工人们一起熬,心里反而踏实了。”沈合香说,那次接受采访前一个多星期,平均每天只睡3到5个小时,有员工见他熬得太狠,偷偷在他办公桌上放了速效救心丸。
聊起抗疫,校友们都有说不完的话。沈合香说,看到如今恢复勃勃生机的武汉,他为自己曾在远方也为武汉和湖北做过一份贡献感到很自豪。
回汉为叙旧更为将来
沈合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虽然毕业22年没有回来过,但他对武汉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自疫情趋缓,他就一直想回来看看。这次母校武汉校友会成立恰逢五一小长假,昔日同学也盛情邀约,沈合香决定重游武汉,看看这座“疫后重生”的城市。
张茜等校友陪着沈合香一天走了两万多步,用脚步感受母校的变化,感受大武汉的变化。“这次回来,受到了母校和昔日同窗的热情招待,大家一起畅叙情谊,共话发展,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拼在一起,就拼成了一张大全家福。是这张全家福让我觉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沈合香说,这次他回来不仅是叙旧,还带着考察的任务。
沈合香介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校友会正在筹备中,在山东发展的校友们一致认为,武汉经过了疫情的大考之后会有更加蓬勃的发展之力,随着疫情结束,武汉的发展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校友们想为武汉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从中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
沈合香说:“我看好这座城市的发展,未来我也会将优质项目引入武汉,同时探索与母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对接,并为更多师弟师妹提供实训机会,助力武汉留下百万大学生等‘资智聚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