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杨学领 摄影 谈宇锋 饶松铚)11月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莅临学校,考察指导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在大礼堂为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校领导余毅、顾豪爽、江珩、蔡红生、赵正洲,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唐铁军等分别陪同考察和参加学术报告会、座谈交流会。

学术报告会现场

张启发院士(中)一行参观钱学森纪念馆
下午3时许,张院士抵达学校,校长顾豪爽、校党委书记江珩一行到主校门迎接,并陪同考察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参观了钱学森纪念馆。张院士对学校“诗画校园、生态花园”魅力校园建设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启发院士为师生作学术报告

会后,张启发院士(中)与我校师生亲切交流且合影留念
在问天湖畔,张启发院士作客“庆祝建校30周年”院士大讲堂,为1300余名师生作题为“用现代生命科学治理健康:治未病理念探索”的学术报告。他从中国古人关于“治未病”的智慧出发,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国人健康状况,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和具体策略。张院士认为,一是要优化食谱结构,奉行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谱;二是要关注健康指标,全面监测、整体评价、及时纠偏,建立以人为本的防治策略;三是要调控自身基因,形成个性化的基因组精准营养与生活习性。张院士提出,要创新范式,发挥优势,将“治未病”与健康科学研究有机融合;要拓展前沿,知行成链:创造知识--更新认知--积极践行。张院士指出,“治未病”较“治已病”代价低、难度小、获益大,理论可行、技术可及、效果可期、恰逢其时,人心所望,大有可为。学术报告结束后,张院士还耐心回答了现场学生的提问,并与他们合影留恋,勉励学生奋发有为、学有所成。

座谈交流会现场
讲座结束后,校理事长余毅在学术交流中心与张院士座谈交流。余毅介绍了学校以技术成果转化研究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的做法,张启发院士对学校在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科研领域形成的研究特色和比较优势给予肯定。双方还就“全民食用黑米,促进营养健康革命”交换了意见。
张启发院士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水稻功能基因组和遗传改良研究,构建了大规模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技术和资源平台,鉴定分离了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水稻功能基因,建立了基因组育种的技术体系;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理念,带领团队培育出一批具绿色性状的水稻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出以“双水双绿”重塑“鱼米之乡”,建设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际作物科学学会杰出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