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要闻

首页 >> 生科要闻 >> 正文

考研经验与事迹分享-锦程灿烂得偿遂愿

日期:2024-04-25 人气: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余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班辅导员余艳,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所带毕业班考研事迹。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锦程灿烂,得偿遂愿”。


我所带毕业班共226人,其中20级生物工程1班学生44人,考取研究生16人,考研录取率36.4%。在此,我以20生工1班考研为例,汇报我的考研工作做法。


一、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培养浓郁学习氛围


新生入学开始,学院便从大三遴选一批党员发展对象作为班级助理,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使生科院的优良学风得以传承,引领了班级学风建设,助力新生培养考研意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以今年为例,生科院20级共有学生党员、预备党员68人,考研上线31人,上线率45.5%,录取28人,录取率41.1%


通过晚点名和主题班会不断开展各类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如:班风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期末考风考纪宣讲等,鼓励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对专业的兴趣。


鼓励学生加入专业社团及易班工作站、党员工作站等学生组织,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以20生工1班为例,有过专业社团经历的学生达39人,占比近90%


二、着力培养专业技能,注重科研实践引导


英语是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我们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英语,目前20级生工1班考取英语四级证书14人,六级证书5人。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综合发展需要,鼓励学生进驻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同时邀请学院博士团队教师,通过科研项目,营造以项目促进学习动力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学生以赛促学,推荐学生积极参加长河系列创业大赛、大创项目立项、中国国际创新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生工1班参与相关赛事的学生有35人,占比近80%


三、做好精准有效指导,加强学业过程监督


及时了解并召开专题会议,向学生传达国家和地方关于考研的政策和动态,让学生了解考研形势,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性备考。


邀请学院周罗书记为学生们做考研动员,积极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举办考研经验分享会,邀请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专业教师等举办考研讲座,分享备考经验和技巧,鼓励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备考院校和专业等。


发挥考研传帮带作用,建立多个省内省外备考群,邀请上岸的学长学姐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结合自身考研经历为学生加油打气。


班级内形成考研“搭子”小团队,以宿舍为单位向外辐射,形成学习氛围良好的考研“小团体”,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督促,相互鼓励,从自我管理模式外化为“帮扶”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考研复习期间,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关心学生复习状态,及时获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辅导员,在行动上和心理上都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成功上岸,给予学生信心,在学生学习疲乏之时,及时关怀慰问,陪伴学生度过难熬也难忘的时刻。


四、成立考研指导队伍,助力学生顺利上岸


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针对过线的同学,积极动员他们参与学院开展的模拟复试会,提升复试水平;另一方面,利用线上晚点名及点对点谈心谈话的方式让过线学生提高认识,增加对复试的重视。


对需要调剂的学生,开展线上调剂指导,为学生详细介绍调剂方法,积极帮学生搜集调剂信息,在确定学生有调剂意向后,积极主动督促学生进行调剂,为学生提供各类调剂公告,鼓励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调剂,时刻高度关注学生的调剂动态,为学生提供调剂需要的材料。最终20级生工1班调剂成功上岸3人,其中王博轩成功调剂双一流高校“首都师范大学”。


当看着一个个同学给我发来的报喜消息时,我切实感受到了辅导员岗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了育人工作的无限魅力。


最后,我想说,学生考研取得的成绩,与他们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用心培养。在此也衷心的祝愿每一位考研人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 2016-202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