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武汉高校陆续开始了网上课程。要知道,老师变主播可不容易。记者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了解到,该校老师们“创意招式”层出不穷,“十八般武艺”轮番上演。
外省大学生一同上课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该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赵秀琴副教授有自己的“法宝”。去年,赵秀琴利用暑假拍摄了教学视频并自主建设了慕课《化工原理》,并在超星学银在线教学平台“上线”对外开放,此次“全员网课”,慕课《化工原理》派上“大用场。
赵秀琴老师在网络平台主讲《化工原理》
2月17日,开学首日,赵秀琴就在学生群里公布了本周学习任务。学生对照教学视频自主学习,认真做笔记。该校2018级应用化学专业1班学生韦俊豪说:“坐在家里也能上赵老师的课,倍感亲切。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赵老师的期望。”
化工原理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主干课,也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赵秀琴寒假期间早早就开始准备,她广泛搜集电子资源补充到平台资料里,同时增加了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据悉,赵秀琴老师团队的《化工原理》课程,已通过湖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评审,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目前已是第二期,有10余所高校学生使用,页面浏览量达21万次。本期次还有济南大学、上饶师范学院、长沙学院、烟台职业学院等四所省外高校选择使用。
后续,赵秀琴还将组织在线讨论、作业赏析、直播答疑等线上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假期泡在工作室里录课
大年初四,春节假期尚未结束,集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剪辑等角色于一身的“全能手”,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教师徐飞就开始了自己的录课工作。
徐飞博士在工作室制作课程视频
认真整理归纳承担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任务两年来的教学资料和文件,仔细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充分吸收教学团队成员间交流形成的经验,成了徐飞博士假期中整理课程“剧本”的“重头戏”。
英语课和影视剪辑与制作都不是“楚天学子”徐飞的本行,他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植物病理及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各1项。
为了追求更清晰的画质,他将家里能够使用的摄录器材尝试个遍,最终选择了一台单反相机,为了保证录制效果和剪辑进度,他在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室中度过了春节假期。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25个包含讲义、视频讲解和动画演示的课程视频,已于2月17日通过学习通平台顺利上线,呈现给了选择该门课程的117位同学。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它还是专业技术人才了解学科前沿,钻研尖端科技的重要工具。”徐飞说,“专业英语课程重点是围绕实验室常见的设备、试剂等专业英语词汇及用法、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及记忆方法、专业文献的阅读及写作技巧开展教学,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一语言工具。本学期的视频在线课程还将继续丰富和完善,随着课程的深入还将适时开展线上答疑与交流,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