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校园时事短评】从毕业设计展看艺术专业教育的创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5-06    浏览次数:

分享

陈志鹏 阎轶娟


4 月 29 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学院2025年毕业设计展在钱学森大楼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以“元塑·未来”为主题,既是文化基因的数字化转译场,也是艺术与科技、文化、生活相融合的前沿阵地。就展览的组织和反馈看,艺术学院近年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跨学科实践能力方面的成效愈发明显。


过去八个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同学们共同经历了从选题困惑到灵感迸发、从草图推敲到成稿打磨的蜕变之旅。在毕业设计展现场,不少作品展现出一定的专业水准和创新思维。同学们将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文社科、数字媒体等多领域知识深度融合,通过艺术+AI 模式生成动态视觉艺术,实现传统纹样智能适配数字媒介;通过艺术+康养模式设计老年疗愈空间,探索艺术心理干预;通过艺术+园林模式将传统美学符号融入建筑立面与园林造景,实现人文与可持续性的平衡……这些跨学科的碰撞印证了艺术教育的真谛——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语言,创新需要打破边界的勇气。


毕业设计不是终点,而是职业设计师的起点。在展览中的鲜活案例里,藏着课堂之外的“设计密码”:视觉传达小组为楚纹样动态效果配色时,曾在菜市场向卖菜阿姨请教民间用色逻辑;环境设计团队在改造校园池塘生态景观前,蹲守教学楼记录师生驻足拍照的黄金时段;动画学子让经典角色在元宇宙“重生”时,反复修改表情只为复刻《寻梦环游记》里“玉米饼味的泪水”……这些细节证明:电脑屏幕外的烟火人间,才是丈量设计价值的标尺。


毕业设计展虽有闭幕时间,但设计的课堂永远开着:从画室延伸到城乡市场,从图纸投射进校园建设规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色彩、纹样的数字化,更是师生用心观察、感悟,再现人间烟火的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