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岸者徐梦洋|从班级团支书到考研人

对话上岸者|徐梦洋

从班级团支书到考研人

我是徐梦洋,本科就读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1级生物工程二班。上岸宁波大学生物学专业。大学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大一时加入过微生物应用协会。大二担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文艺部部长,参与学院晚会的筹办与主持。

最初萌发考研想法的契机是什么?是出于学术兴趣、职业规划、学历提升,还是其他原因?这个想法在本科哪个阶段形成的?

最初是通过学院展示的考研光荣榜看到了许多考研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考研的想法逐渐萌生。自己本身对于生物学专业有兴趣,并且读研可以提升自己的阅历,拓宽人际关系等,而学历的提升更有利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这个想法,是在大二学年形成。

考研动机与目标确定

在考研和直接就业之间,你是如何权衡的?哪些因素最终促使你选择考研?

生物学专业我觉得是比较深入的学科,本科的学习知识面广,但是不够深入。因此本科的就业压力较大。在考研结束后,校招也会去参加,去看看有没有好的机会去就业。考研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一方面可以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选择了考研。

在确定考研目标时,你优先考虑专业还是院校?为什么?

我优先考虑专业,我会先确定目标院校有无我所报考的专业,再进行下一步的确定。本科期间四年的专业课学习,相对于跨考其他专业来说,会有一定的基础,压力不会太大。考研的专业课只是考俩门主要的课程,而对于跨考的学生,虽学习了考研的科目,但四年的实践,实验经历很难比得上本专业考生。

心理调整与考研的关联

备考期间如何应对焦虑、疲惫等负面情绪?是否有固定的解压方式(如运动、阅读、短途旅行等)?

备考期间,每天在图书馆学习之后回到宿舍,洗漱后会进行适当的放松。每周也会留出半天的时间和一起考研的朋友们出去玩,一起吃饭,闲聊或者交流考研期间的一些问题。

备考后期(11-12 月)如何调整作息和心态,避免 “考前崩盘”?

备考后期,这个期间是冬天,早上很难起的来,可以适当延迟起床的时间,同时晚上一定不要熬夜,否则第二天很难集中注意力。中午饭后也可以进行午休,减少烦躁的情绪。哪怕起床晚了,也要坚持去图书馆,只要去了看到图书馆学习的其他学生,自己也会安慰自己静下心来去学习。

考研备考经验

问题1

在复试或调剂中,本科阶段的科研、竞赛、实习经历是否起到关键作用?能否举例说明?

复试期间,老师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本科期间的科研,竞赛经历会加深老师对你的印象。若有相应科研经历恰好与面试老师的方向相近,会极大的提高老师对你的兴趣。但是有这些经历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家要保证英语口语与专业课综合面试的正常发挥就可以。

问题2

回顾整个考研历程,你认为最关键的成功因素是什么?是否有哪些决策或行动让你“少走弯路”?

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坚持,其次考研不要装样子,要真的学有所得,进入考场,考完政治,下午就有许多人缺考,因此,无论如何坚持到最后,才有希望。考研时买了许多练习题,但是有些练习题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有可能做了之后对自己的用处也不大。报考学校历年的真题,才是最好的参考资料。要反复刷学校真题。

问题3

对刚起步的考研新手,你会给出哪些具体建议?例如,如何避免信息差、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如何建立备考伙伴社群等?

考研建议和关系好的的朋友们一起,考研搭子一定要积极,这样才能互相约束,彼此带动。

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官网,避免遗漏重要信息。抖音,小红书等软件,都可以找到报考院校上岸的学长学姐,可以礼貌询问他们一些建议,或者从他们手中购买相应资料。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是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了。排队,坐地铁,吃饭的时候都可以打开手机APP看一看单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