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一帆 摄影 谈宇锋)7月16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西湖厅召开校级科研机构建设工作会议。副校长柯贤炳、科学技术发展处处长袁飞荣、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吴先明、新设校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骨干代表及各学院科研秘书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发展处处长袁飞荣主持。
科研机构建设工作会议现场
会上,副校长柯贤炳为未病与衰老干预研究中心等13个新设校级科研机构、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调整保留的校级科研机构授牌。
副校长柯贤炳为未病与衰老干预研究中心、伴侣动物健康与疫病防控研究中心、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观赏植物与城市生态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授牌
副校长柯贤炳为森林康养环境调控研究中心、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中心、智能计算与场景创新研究中心、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授牌
副校长柯贤炳为老年健康干预研究中心、研学教育与生态实践研究所、大学文化品牌与传播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青年体能与运动健康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授牌
副校长柯贤炳为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中心)、钱学森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荆楚屈原文化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授牌
科学技术发展处处长袁飞荣解读了学校主要科研政策,并就推进学校科研机构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和学术交流等工作做了安排。与会人员就校级科研机构高效运行和发展、年度科研绩效考核、科研团队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副校长柯贤炳讲话强调了学校布局建设校级科研机构的意义,分析了校级科研机构同重点学科建设、硕士点申报的关系,并解析了学校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若干措施,号召各学院、各科研机构负责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努力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