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生姜香辣兔再来一锅,打包,我带走。”11月28日,襄阳食客王先生在谷城谭家私房菜餐馆,吃了一顿兔肉后,不仅竖大拇指点赞,还特意带一份,让亲人也尝尝鲜。

店老板介绍说:“主要是食材好,送来的兔子是在无污染的高山上喂养的,肉质鲜美,肥嫩多汁。”
养兔人阮长禹是一名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从“数码控”变身“新农人”,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叫“兔莓共生”。喂养兔子适当吃些晒干的草莓茎叶和蔬菜,有利生长;草莓种植,用上兔子粪便,格外饱满。

工科娃爱上“肉小白”
出生在平均海拔1000米的谷城县赵湾乡渔坪村,阮长禹趟过河、迈过坎,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
2017年,大学毕业,计算机专业走出的他,凭借特长,在武汉开了电子产品销售门店,掘出了第一桶金10万元。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阮长禹回到家乡。
昔日坑洼的土路改建为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村头巷尾破旧的牛栏猪圈被清除一空,全新的村民活动中心正在加紧建设,S467省道即将穿村而过……家乡的巨变,让他产生了一种在家大干一番的强烈念头。
一边了解本村传统养殖业的现状,一边请教生物专业的同学,他很快确定了养殖周期短、见效快的杂交肉兔项目。
“不试一把,怎么知道对不对呢?”阮长禹说,兔肉富含高蛋白、高赖氨酸,又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价值不错,市场需求也好,有前景。”
2020年6月,阮长禹在村里租下了一间闲置的牛棚,购买了100只种兔和相关养殖设备,创建了湖北兔冷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大山里走到的工科娃,就这样爱上了浑身是肉的小白兔。
“黑科技”打造高品。
渔坪村,山高林密,泉水清澈,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适宜兔子生长繁殖。
阮长禹把兔子当成孩子看待,投喂的饲料是用豆粨、玉米、花生秧等农作物混合打出来颗粒,能保证营养均衡,兔肉鲜嫩。
由于不了解兔子的习性,第一批出生的兔崽儿就死了一大半,这让阮长禹伤心不已。
“母兔子刚生产,如果感觉环境不安全就会咬死幼崽。”阮长禹皱着眉头说,要是之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从此,他常常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踩着“平衡车”四处奔走,向养兔专业户请教,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采取分类饲养,远程控制兔笼温度和光线的方式,更好地保护母兔,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
在养殖中,阮长禹发现兔子的粪便容易交叉污染,如果不妥善处理,容易引发疾病传播,可能造成群死群伤。
他积极联系,今年9月份,从武汉请来农技专家,对高山养兔进行技术指导。
专家经过考察,认为渔坪村的独特气候很适合种植草莓,兔子的粪便是最好的有机肥,淘汰的草莓果实和茎叶晾干后也能添加到饲料里喂养兔子。如此,既能解决粪便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兔莓”共生,还可以提高附加值。
阮长禹很欣喜,采纳了专家建议,大棚试种了一批市场价格颇高的有机“红颜草莓”。
草莓秧苗有了兔子粪便的滋养,长势旺盛,现在陆续开花结果。
“12月份,大量成熟草莓就能运往武汉,让专业的农业公司测试口感和品位,如果达标,就能上市开卖了。”阮长禹期盼着。
借电商促销“爆款兔”
养好兔子只是第一步,最终是要让肉兔卖得好。阮长禹深知,没有销路的企业是存活不了的。
“直接批发给中间商,没啥利润。进入市场与其它品种的肉兔混在一起买,也不利于品牌的打造。”他琢磨着,必须闯出一条特有的销售模式才行。
借助电商,自产自销,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
阮长禹积极行动,选择了成品冷吃兔和风干兔两种产品,入驻谷城电商交易平台,并在抖音直播间开设店铺,全网推介,6个多月时间就盈利6万多元。
阮长禹还奔走在各大餐馆酒楼,送货上门,以肉兔的高品质和热情的服务赢得更多主顾。
眼瞅着销售业绩一路看涨,肉兔有时供不应求。阮长禹通过人社部门申请到20万元的大学生无息贷款,在县城扩建了一个标准化的肉兔养殖基地,养有3000多只肉兔。
“加上渔坪村的兔子,年出栏量可达8万只。”阮长禹高兴地说,一些乡亲主动加入到养兔行列,高山肉兔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未来一定能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来源:通讯员 敖洁 全媒体记者 童光辉
责编:刘慧
备注:阮长禹,男,湖北襄阳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届毕业生,现任湖北兔冷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主要涉及肉兔养殖、高山种植,以及农旅结合项目运营。在校期间,阮长禹就受学校浓郁创业氛围熏陶,与同学一起创业,注册成立了武汉星微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之余在开学季热心帮助新生义务维修电脑,解决各类软硬件问题,积极科普相关专业知识,广受学生好评。其创业事迹被长江网、襄阳日报等媒体报道。
详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