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办、教育发展基金会

【校友故事】朱会营:人生没有捷径可以走

2022年03月25日 00:00  点击:[]

“时光飞逝,转眼已毕业20年,我对母校的感情也像烈酒那样越来越浓。此次说一说我为什么会选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故事。”


——园林园艺学院2001届校友 朱会营

故事的开始


故事要从1997年的冬季说起,我的家乡正值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搞得如火如荼,但是产量及品质一直是农民增收的瓶颈,政府看到这一点后,火速聘请河南农业大学专家王吉庆老师下乡做技术培训,王老师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用父亲的话说叫做“接地气”,而且讲解的正是农民所需要的。当时我正读初中三年级,在父亲的安排下,我参与了两次学习,也就是这两次的学习,同时结合农民增收的渴望心理,从此在心里埋下了学农的梦想。


图为1997年考入武生院之前的朱会营和父亲一起在蔬菜大棚干活


图为读书期间的朱会营


我的大学


1998年9月,我如愿以偿的考入了武汉生物工程学校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专业,因为有着一定的社会及家庭从业经历,同时铭记着王吉庆老师“学农、助农、服务三农”的教诲,所以在专业学习方面也就更具有目标性。


除了课堂上勤奋读书之外,还利用晚自习结束和周末时间,分别拜访了苏丕林、杨海林等老师,向他们请教书本之外的专业知识。两位老师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辅导我的专业学习,还时常利用周末、寒暑假带我到校园、实习基地参加专业实践以及校园内部的园林树木调查,从而更加深了书本上的理论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得利于在校期间的理论及实践学习功底扎实,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留在了武汉,这一待就是十年,我也娶妻生子成了半个武汉人。2010年通过猎头推荐到了现在的单位——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苗木事业部华东区苗圃场长。


在2016年的一次招聘会上,我毕业后第一次重新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看着在校学习期间的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等,激动得差点落泪,在校期间的各种影像浮现于脑海之中。但是,再也回不去了!


图为朱会营校友(左一)与同学合影


我对成功的理解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能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才是大成功,林业方向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随着科技的进步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亲临一线。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操作,在生产实践中验证书本理论及修正书本理论,同时更要把成熟的成功案例转化为理论广为传播,才能体现其价值。


也正是如此每天奔走于田间地头,让诸多学林的学子毕业后望而却步,同时在林业领域已经开始出现林业人才奇缺的现象,此种现象的产生对于林业投资人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因为林业投资入行门槛“低”,却不知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一旦投资失败至少三年以上才能突显。


图为朱会营校友(左二)在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我的征途


从2010年开始,我应邀出席国内各地的花木协会相关行业专题讲座二十余场次,每年数次应邀为林业从业人员,以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做专业技能培训及实践教学工作。走访企业百余家,主持规划苗圃12万亩,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利用自己创办的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林业记实”发表林业科普视频29集、原创林业专业文章40篇,播放量3.7万次,工作事迹多次被《人民网》《工人日报》《中国经济信息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由于业内一致好评及社会贡献卓著,于2019年被上海市评选为“杨浦工匠”,同时所牵头的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苗木研究院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图为朱会营应邀参加花木行业协会开幕式并作行业分析报告


图为朱会营校友做客母校园林园艺学院“园创论坛”


图为朱会营在一线为河北农业大学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图为朱会营校友接受人民网澳大利亚站采访


图为朱会营校友荣获上海杨浦区第二届“杨浦工匠”称号


我想对你说


人生没有捷径可以走,所有的成功都源于脚踏实地,坚持信念,勤于钻研技能,永不停步学习的脚步。愿所有林学专业的学子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明确的规划,向行业榜样看齐,未来可期,不负韶华!


图为朱会营当选为河南校友会会长


【本期校友名片】



朱会营,男,河南省许昌市人,中共党员,园林园艺学院2001届校友,高级园艺师,武生院河南校友会会长,现任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长河工匠”教授、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河北雄安一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讲师、河南省林科院花卉研究所项目顾问、河北省雄安新区容城县自然资源局林业技术顾问、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顾问。


曾主编《雄安新区园林树木图谱汇编》,参编《2015年河南省名优经济林作业指导手册》《雄安新区第三版造林手册》《雄安新区森林植物有害生物害图谱汇编》等,现已制作林业科普视频29集(微信公众号“林业记实”、微信视频号“林业百科”公开放映)。2018年1月,当选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友企业家俱乐部第一届理事会监事长;2019年5月,评选为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工匠”。疫情期间,受邀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作公益性云端教学,其在雄安的工作事迹先后被人民网、雄安网、河北新闻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上一条:【校友故事】程斌斌: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下一条:【校友故事】陈凤伟:从倒数第一到跨专业读博,我的人生没有开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