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 |学校官网

闻学快讯
闻学快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闻学快讯 > 正文

杨光:律己修德方启智 学以致用润人心

2023-09-08 返回列表

——记优秀教师杨光典型事迹

杨光,中共党员,硕士,文学院专任教师。2022年7月正式入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自文学院独立运行以来,杨老师在工作中履职尽责,一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原则,认真、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院委托的各项事务。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修德树人,厚教启智”的工作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成人成才;坚持“以身作则,立德为先”的工作态度,严于律己,谨记师德师风底线,并以党员身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始终坚持“文以载道,学以致用”的工作方针,强调教学工作的实践性质,大力推进教学成果的实效性转化;在以上思想方针的指导下,杨老师在工作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一、律人先律己

教师的教导对于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某种程度上仅次于父母,杨光老师作为一名党员也深知思想教育的阵地我们不去夺取,就会被敌人夺取的道理。为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向,杨光老师在课余时间便积极学习和更新党的先进思想和相关理论知识,时刻以新思想武装头脑,并且将与时俱进的思想教育较为浑融地融入课程思政之中,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较为正确的三观。平时的思想学习也让杨光老师得以在武生院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演讲》大赛中以一名新教师的身份进入决赛与一众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优秀奖。

二、成才先成人

杨光老师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受聘担任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12班班主任,在成为班主任后第一次班会就是“学风建设指导主题班会”,用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风气,杨光老师指出,同学们在成才之前先要学会做人,而所谓的“做人”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正确三观指导下行事。而什么是正确的三观,如何追寻和探索正确的三观,杨光老师在会上也做出了介绍,要求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在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中自己领悟和探索正确的三观。在后续的一系列活动如“一对一谈心谈话”“学业规划学习方法指导”“走访宿舍查寝”等活动中杨光老师始终贯彻了“成才先成人”的育人方针,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探索世界的方法论,获得了学生、辅导员及学院的一致好评。

三、所学需致用

杨光老师老师从教以来,先后讲授《大学写作》《文学概论》《古代诗词研究》对每门课程都能认真备课,精心施教,并且十分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不光要学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在《古代诗词研究》课上杨光老师要求学生将《诗经》中的植物分门别类予以归纳总结,并且选出当中一种上台做演示分享,以此锻炼学生的材料收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文学概论》的课堂上,“文学批评”这一章引导同学们对于当下引发社会热议的社会现象进行文学角度的评论和剖析,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也使学生逐渐掌握了看待社会现象的正确方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杨光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当中《大学写作》无疑是实践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并且这门课覆盖文学院2021级和2022级两个年级全部20个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这门课程也成为了杨光老师践行“学以致用”思想的良好试验田,通过改革《大学写作》课程的授课模式,杨光老师建立了“两翼三堂一竞赛”的框架,从OBE理念出发改革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两翼”即“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体系。其中“课堂教学”分为“室内课堂”“田野课堂”“网络课堂”三大课堂。“课外活动”则主要以文学竞赛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巩固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以文学竞赛为中心的课外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因此文学院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省级书评影评大赛、长江读书节讲书人活动、第一届专业书阅读大赛等各类级别的文学竞赛中表现不俗,获奖颇丰,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武生院培养出来的好苗子和优秀写手,锻炼了学生能力,增强了学生信心的同时,也为武生院增光添彩。这可以说是杨光老师“学以致用”思想的最好注脚。

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杨光老师以身作则,在思想教育上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专业技能上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学生思想工作,教学改革,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观点,并且指导学生在一系列文学竞赛中屡创佳绩,得到了学生和学院同事、领导的一致认可。杨光老师这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修身律己,勇于实践”的精神相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会引领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为文学院,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