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办迁址庆典
本网讯(通讯员 黄亚兰 周晚霞 摄影 谈宇锋)9月21日晚,文学院迁址庆典仪式在玉兰影院举行。校领导余毅、江珩、蔡红生、赵正洲、李斌成、孔德文、邱建洲、董妍玲、柯贤炳出席。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玉兰学府提档升级项目建设人员及文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庆典仪式,校长顾豪爽主持。

文学院迁址庆典仪式现场
文学院学生代表的开场舞蹈《小城夏天》、诗词朗诵《水调歌头》拉开了庆典仪式的序幕。

诗词朗诵《水调歌头》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蔡红生代表学校向文学院乔迁新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玉兰学府教学楼原名三、四号综合教学楼,是学校办学时期第一批教学楼,承载着30年的沧桑变化,从这里起步,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从这里出发,走出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这是学校提供给文学院的教学场所,也承载着学校赋予文学院建设发展的期冀。希望文学院能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中发挥出较好的示范作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能做到特点突出、看点精彩、亮点纷呈,新址展现新形象,新作为,为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目标作出新贡献。
蔡红生指出,玉兰露天影院、高清电子屏、山栀会客厅等是学校为文学院师生提供的优质教育教学场所设备。文学院要以此为载体,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促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优化第二课堂,服务第一课堂教学,探索实践推广人文艺术素养的高效路径。推进教室课堂、线上课堂、社团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打破假期学期、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时空壁垒,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黄亚兰在发言中表示,文学院全体教师将继续秉承文以载道,学以致用的理念,在三个方面持续努力:一是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凝心聚力,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境界。彰显担当,积极涵养全院及全校师生的人文情怀,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三是创建高质量的文化品牌。锐意进取,瞄准建设“新、精、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标任务,逐步凝练学院品牌与特色,奋力开创文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大栋高楼已壮观,小园花木亦芬芳;龙骧碧海光前路,凤引青云满上梁,文院诸生于此乐,济济群才绘华章!”李永艳同学以一曲原创诗词,向文学院乔迁之喜致以庆贺与崇敬之意。她说道,“作为文学院学子要立大志明大德,知行合一,勇于创新,在不断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燕副教授讲授公开课《读名人品诗词悟人生》
庆典仪式后,文学院李燕副教授讲授公开课《读名人品诗词悟人生》。带领与会人员,通过品读苏轼的人生,分享他的逆境中的经历,解读苏东坡在逆境中的幸福密码,引导大家积极地面对人生挫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获得个人成就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