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生科

首页 >> 影像生科 >> 实践育人 >> 正文

探非遗脉络,承华夏匠心

日期:2025-02-21 人气: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思政课”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2025116日至213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探非遗脉络,承华夏匠心"大学生思政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深入调研、实践体验、创新传承等方式,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此次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走访、学习、创作和宣传等工作。非遗是先辈智慧结晶,承载民族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其精湛技艺与匠心精神是维系民族文化根脉的关键。从传统手工艺到特色音乐、舞蹈、小吃,非遗的多样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团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1-3人,分别前往武汉、长沙、昆明、文昌、黄冈、红安等地开展调研。前期,团队成员通过网络检索、文献查阅、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地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活动中期,团队重点开展实地考察、技艺学习和传承人访谈等工作,先后调研了武汉老城三鲜豆皮、长沙湘绣、昆明扎染、文昌椰雕、黄冈土家族西兰卡普、红安绣活等非遗项目。


a3705de659e3d64a079f439412944d34


团队成员学习非遗手工艺


学习昆明扎染技艺时,团队成员心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从工具认识到扎结手法,从染料配比到图案设计,每个环节都满怀热情与专注。亲手制作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扎染不仅是技艺,更是昆明人民生活与审美的体现。学习文昌椰雕时,成员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严谨对待每个制作环节,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


活动后期,团队将调研成果精心整理,以视频、图文等形式宣传推广。纪录片展现非遗魅力与传承人的匠心,宣传稿件用生动故事和详实数据描绘非遗文化,激发大众对非遗的关注与热爱。


91b69006d6281b2095fc9975c4315939


团队成员学习制作昆明扎染和文昌椰雕


活动后期,团队将调研成果精心整理,以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纪录片中,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人的匠心精神跃然屏上;宣传稿件中,生动的故事与详实的数据交织成一幅幅非遗文化的壮丽画卷。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非遗的独特价值与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更激发了更多人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737aadbe9f102df85e63610a702e3468


团队成员参观土家族西兰卡普和红安绣活


 

IMG_256


团队成员参观湖南湘绣作品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分团委书记谢雨晴表示,接触非遗文化增强了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也表示,会将所学转化为行动,为非遗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非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未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领更多青年学子投身文化传承事业,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篇章。

 

版权所有 © 2016-202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