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任丽琼 通讯员 王雅莉 摄影 陈冲)9月9日晚,我校在延安精神教育馆召开延安精神教育馆育人功能研讨会。校领导,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办公室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延安精神教育馆等单位有关同志参会。校理事长、校长余毅主持会议并讲话。

研讨会在延安精神大讲堂会议室举行
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江珩表示,武生院始终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且已取得突出成效。今后要继续挖掘利用延安精神教育馆等红色资源,强化理论阐释与研究,打造精品课程、发布专项课题、培育品牌活动,构建科学化育人制度,依托红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坚定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
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校理事会秘书长兼武生院延安精神教育馆馆长蔡红生认为,今年7月延教馆焕新重启后,已开展了省延会“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百场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报告会、毕业生党员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后续还需继续策划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制订并推进育人计划,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完善场馆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红色资源服务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质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武生院延安精神教育馆执行馆长孙厚权建议,学校红色场馆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重要基础。下一步,马院将继续深化课馆融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延安精神的湖北实践课题研究;促进校馆融合,推动校园红色场馆发挥校外辐射作用,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围绕推动红色场馆融入理论教学、思政实践、研究阐释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李辉表示将常态化开展“场馆里的毕业党课” 等活动,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知信行统一的优良品质。彭金星表示将依托校内红色场馆重点开展实践教学,并在假期组织校外场馆研学活动,以更好地发挥场馆育人功能。陈红芳分享了其以校园红色场馆育人路径为研究对象的校本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她认为校园红色场馆是思政育人的“富矿”,也是教科研选题的“富矿”。胡静玲建议结合延教馆、世纪风云馆等红色场馆开展“一二・九”爱国故事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征文等活动,将其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红色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何辛茹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她运用毛泽东思想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实践案例,如通过《沁园春・雪》讲解发展观点、运用《论十大关系》分析矛盾原理等。
大家一致表示,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推动校园红色资源与党建思政工作深度融合,通过课程建设、实践创新、课题攻关等多维联动,助力红色场馆育人效能最大化。
余毅指出,延安精神教育馆、钱学森纪念馆、国防教育园等校园红色场馆是我校重要的特色育人平台,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要进一步走深走实,让师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要深度挖掘场馆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结合重大历史事件、毛主席诞辰等重要纪念日和新生军训、毕业教育等重要时段,常态化组织参观学习,让青年学子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在历史场景的重现中传承红色基因。要重点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品牌项目,开发互动式教学课程,建立校地共建共享机制,力争形成可复制的育人典型、可推广的管理经验、有影响力的研究案例和标志性教育成果,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感恩时代馈赠、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延安精神教育馆毛主席塑像展厅,参会人员向毛主席塑像敬献花篮,鞠躬默哀,深切缅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当天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9周年。与会人员参观了延安精神教育馆,在毛主席塑像展厅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献花篮,鞠躬致敬,深切缅怀伟人功绩,汲取奋进力量。会前,大家集体观看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专题文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