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师生深受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精神鼓舞
3月2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大师生通过多种多样的线上学习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下文简称《回信》)精神的研讨交流活动。
在学院党政联席会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学习了《回信》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的学习思考,畅谈感想,分享心得。学院党总支常务副书记张德珺谈到,通过阅读信件,我们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关怀与厚爱,也深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当前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战“疫”的关键时期,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给青年学生讲好“疫情”这一人生大课,持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担当教育以及规章制度教育等工作。
学院副院长张玉芹教授则表示,通过反复学习《回信》精神,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医务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对基层群众的深切挂念,《回信》为医学教育以及整个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的方向。
在各教工党支部的学习交流中,老师们则围绕《回信》精神,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落脚点出发,畅谈了思考与感悟。
长河青年学者葛晓霞教授谈到,无论哪个专业,学生的德育为首,国难当头,有多少青年能够挺身而出为救国救民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疫情,是临阵脱逃还是奋不顾身。德育工作本不会一蹴而就,需润物无声,老师的言传身教,身边人的以身示范,社会的价值引导都要做实。
楚天学子、长河青年学者徐飞副教授表示,习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给西藏地区人民的鼓舞,也是对全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的引领。在国家面对困难的时刻,每个教师都必须不负使命,扎扎实实做好高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各项工作,切实肩负起疫情防控落细落实落地责任,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阳副教授则说,学习了习总书记回信,深受感动和鼓舞。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关心关爱学生,认真备课,学习并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互动、布置作业及批改、录制视频、答疑解惑保证教学质量。
生物医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朱记平博士认为,习总书记对实习学生的回信是对基层工作者的关怀与肯定,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精神。同时,也是对教育再次提出了要求,在尽心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思政教育,确保学有所成,学而为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加强思政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每一位成才的学生先有德。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讨论分享等教学方法。
长河青年学者王小梅副教授动情的谈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火线之上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见责任担当。广大医务人员冲锋陷阵,成为人们生命安全的最美守护者。这里面也有我们学校自己培养的学生,许多14级和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临床医院或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工作,虽然他们从事的是检验技术类工作,没有直接面对病人,但他们的工作对于新冠肺炎的确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天面对大量病患或者疑似病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工作,那怕面对暴露的风险,面对周围有感染的甚至因病离世的同事,这些才出校门的95后也在默默无悔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议利用此次疫情,加强在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学生中的思政教育,勉励学生以这些优秀的学长为榜样,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
《回信》精神不仅让学院广大教师深受鼓舞,在同学们中间也引起了热烈反响,无论是在学生党支部的交流学习群中,还是在各班级的讨论交流群里,大家都积极的分享着自己对《回信》精神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2017级生物工程专业的黄茗婷同学读完《回信》高兴的表示,看到这封回信,从中能感受到习总书记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关心和关爱,也能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更能感受到那种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是自己参加防疫抗疫志愿者工作时的真切体会,今后自己也将更加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丁虎同学则谈到,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读到《回信》倍感亲切,虽然自己暂未走上抗疫一线,但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和感动,这也激励着自己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有朝一日能够像今天的英雄们一样,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