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校园时事短评】文明创建 当从“小事”见真章

发布日期:2025-03-03    浏览次数:

分享

武述平


春雨绵绵中,校园两处施工场地形成了鲜明对照:一号教学楼南面道路以及东面与“花漾年华”纪念站之间的道路,经后勤集团与基建处协同作业,洒水车与扫帚交织出一道文明风景线,路面整洁如新;而三友园樱花路北端却因施工渣土未及时清理,在雨中化作泥浆流,既影响师生通行,更造成二次污染。同为校园的建设项目,为何呈现“一尘不染”与“满地泥泞”之别?答案就镌刻在“责任”二字之中。


文明创建过程也是一条责任传递链。一号教学楼项目组秉持了“施工不扰学,建设不添乱”的文明理念,他们心中有责,对天气变化提前预判,并用实际行动为文明校园写下生动注脚。反观三友园工地,暴露出的不仅是现场管理漏洞,是“心中无责”的表现,更是责任链条的断裂。值得反思的是,若施工方在雨前花一刻钟清理浮土,本可避免雨中泥浆四溢的困境,如今却要付出数倍时间治理污染,这正是责任缺位的深刻警示。


文明创建,首先是要有责任感。一个人只有心中有责,才能“眼里有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如何才能见人见事见责见效?见人需明确责任清单,见事当建立动态台账,见责要强化溯源追责,见效需完善长效机制。唯有将责任意识融入每个施工细节,让文明理念渗透到管理末梢,方能实现校园建设与文明创建的同频共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