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歌”融入教学 革命精神绽放光彩
4月30日,根据学院“能力提升工程”统一安排,毛中特教研室主任彭金星以“红色革命‘诗’‘歌’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与思考”为主题开展了一堂歌咏红色、绘声绘色的示范课。
示范课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向明教授解读“真学真信真讲的好老师:怎样用毛主席的诗词来讲党的历史?”为切入口,引出红色革命诗歌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重要文艺瑰宝,更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和革命精神,是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2019年中宣部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遴选公布的100首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歌曲学习和传唱,充分结合教师个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多次尝试融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贺敬之《回延安》等红色革命诗词以及北京鸟巢内万人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30位开国将军们合唱《红军纪律歌》等红色革命歌曲,切实增强了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深入理解知识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起到了较好效果。最后总结了相关课程设计与运用的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并初步反思如何准确把握诗歌内涵、合理选择诗歌作品、注重教学方法融合、避免形式化、娱乐化倾向等问题。
示范课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也对示范课进行了热烈的现场点评,既肯定了特色和亮点,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点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