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强基工程”系列读书分享活动(一)

发布日期:2024-10-11  来源:   点击量:

2024年10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强基工程”系列读书分享活动第一场,在该院805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题围绕马列经典文献中恩格斯《乌培河谷来信》和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两篇文章,浅谈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如何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继续传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彭金星主讲,他结合自身长期坚持八年多的国家统计局劳动力调查实践、持续开展校内外调查学习培训与教学宣讲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劳动力调查并开展马列经典原著研读经历作为主题缘起,从总体概况、个案研究、理论批判与剖析和精彩点睛之笔四个部分去解读恩格斯18岁发表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研究从这里起航、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史上重要文献的《伍珀河谷来信》,深刻传递出青年恩格斯怀着对工人诚挚的感情开展调研,深入工厂了解底层工人的工作实际情况和生活状况,通过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调研揭露事实真相,以触目惊心的数字批判“无耻和丑恶”的宗教虔诚主义和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残酷罪行。

再结合毛泽东同志调研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杰作——《寻乌调查》,从背景、主要内容、数据分析、具体案例和学生研读心得进行展示,凸显出毛泽东同志以调查中国农村富农阶级情况和商业情况为重点问题,对寻乌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多方面调查研究,规模大,资料详,内容细。

最后结合习总书记对于马院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既要讲好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传家宝和根本工作方法,也要打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功,在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过程中,通过自身调研实践,不断分析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与困惑,传承调研的红色传统,融入调研的当代方法,不断扩展调研的中国道路。

通过本次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有了新的探索方向和实践调研思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精神,以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引,立足本职教学工作和学习调研实践,加大教研科研投入,在与学生共读马列经典和“大思政课”调研实践活动中,体悟精神伟力,传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