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16:00-17:00,校理事长、校长余毅在四号教学楼4105会议室主持召开文学院调研座谈会,研讨修订文学院2025年工作要点、毕业生就业与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等工作,访谈胡炜铭、汪馨莹等学生代表,并进行交流指导。校领导周文及校办、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工处、大学生生涯教育研究院办公室等部门有关负责人,文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调研会。现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一、研讨文学院2025年工作要点修订工作
会议听取了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黄亚兰关于学院2025年工作要点修改情况的简要汇报。
会议指出,文学院2025年工作要点修订充分吸收了各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应予以肯定。创建特色品牌目标,必须有一系列的有力举措和指标数据作支撑,不能空泛。其中,对于“文院红”品牌项目的提出,要进一步凝练思考,结合学院实际,充实完善内容,强化支撑度,真正让“四红”工程立得住、出成效,并加强宣传,提升活动品牌的影响力。
会议强调,除学院提出的相关目标定位外,文学院还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延安精神教育馆等校园文化场馆、八雅书院、阳光书屋、山栀会客厅等平台载体的育人功能,利用师生专业特长建设文学网站,打造专业类特色学生社团,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等多种途径,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澎湃活力。
二、研讨毕业生就业与学生工作
会议听取了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慧和毕业班辅导员曹利凉、耿璐关于学院就业工作情况及促就业举措的汇报。
会议强调,2025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文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党政“一把手”要始终将就业工作抓在手上,坚持党政协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体干部教师要“出智出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推荐就业渠道,引导学生主动求职;要加强对毕业班辅导员(特别是首次带毕业班)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就业育人能力;要认真分析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等数据,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会议要求,要持续跟踪关心心理困难学生,及时帮助他们排忧释惑,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研究教师队伍现状与教育教学相关情况
会议听取了文学院副院长朱水辉关于教师周平均课时量、班子成员听课等情况的汇报。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进一步加强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要借助即将举办教师短训班的契机,充分发挥“头雁领航”的示范引领效应,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达到“群雁齐飞”的效果;要加强兼职教师管理,用其所长,强调“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把好教学质量关。
四、研究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建设
会议先后听取了文学院副院长朱水辉、融媒体中心主任程晓璐关于文学院学生在融媒体中心实习情况及效果的汇报。
会议强调,融媒体中心是学校建设的同类院校中高标准宣传工作和专业实训平台,要用足用好,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育人功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需要,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师生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作为学习工作的辅助工具,提升效率,科学使用AI,不能本末倒置。
五、要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指导
校领导现场访谈了文学院学生胡炜铭、汪馨莹,并从兴趣爱好培养、职业路径选择、职业规划帮扶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指导。
会议强调,要结合文学院学生的特点,依托八雅书院、吟风楼等一大批优质平台,提供学习提升机会,助力他们展示和发展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辅导员要善于当好“伯乐”,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注重共性和个性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会议要求,大学生生涯教育研究院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专业化、专家型队伍建设,强化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进一步扩大学生受益面;要积极推动各学院生涯教育特色项目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生涯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