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通知

新闻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正文

【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风采】深耕教研 育桃李芬芳

发布日期:2025-09-23    作者:     来源:     点击:

园林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教研室


一、强化教学研究,驱动教育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围绕新农科建设与OBE理念,探索“五育融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融入课程思政,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方式改革、AI赋能教学创新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多方面发力。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N + 1”考核模式改革等创新实践,获奖众多,形成可推广案例。同时建立完善教学反思机制,形成“教学-反思-改进”良性循环。

教研室搭建“教师研修班、教学技能大赛”等平台,连续3年组织教师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培训,提升师德师风与AI教学能力。近年主持教育部新农科项目1项、省部级教研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21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5篇,申报专利10项;《花卉生产与应用》获批湖北省一流社会实践类课程。

二、挖掘思政元素,深化课程思政

以一流课程为引领,用“课程思政一张表”统筹教学设计,深挖思政元素,将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以“门门课程讲思政”推广BOPPPS、PBL等教学方法,强化课堂互动与价值引领。

近三年,教师在校级课程思政讲课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课程思政案例征集获一等奖2项,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主编多部教材,形成“理论—实践—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全面实施“青蓝工程”,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通过“一对一”帮扶,从教案设计到教学反思全程指导,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步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每学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示范课、诊断课等活动,聚焦教学设计打磨精品课程。通过“人人说课、互评互议、专家点评”闭环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团队建设成果显著,新增湖北省“荆楚好老师”1人、校级教学骨干4人,多名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形成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强化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研室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秉持“教师转型发展、周年实践教学、校园园林建设”三位一体模式,全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教研室成员积极转型,带领学生投身校园建设,2018 -2024年连续7年成功举办39场大型四季花展,打造出学校四季花展品牌,社会影响力广泛。

构建“赛学研用”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学科竞赛为牵引,学生在多项省级双创赛事中成绩斐然,获一等奖(金奖)1项、二等奖(银奖)3项、三等奖(铜奖)3项。此外,教研室成员开展插花花艺师、茶艺师等技能培训近300人次,实践育人成效突出,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五、规范教学管理,保障运行质量

建立健全包括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教学检查、档案管理等在内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确保教学环节规范有序。严格执行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反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聚焦师德师风、教学研究与方法创新,通过集体研讨、经验分享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对教学活动全过程跟踪评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多个学期获教学检查免检单位。

六、直面挑战,规划未来

当前,教研室面临高水平教学成果奖未突破、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不强、高水平教材数量过少等问题。未来,教研室将加大教学研究投入,培育省级以上教学成果;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共建课程与教材;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整体教科研水平。

园林植物教研室将继续秉持“责任与奉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建设一支教科研能力强、育人成效好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复合型园林园艺人才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