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通知

新闻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正文

【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风采】创新教学模式 聚焦课程建设

发布日期:2025-09-22    作者:     来源:     点击: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


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的深度探索,凭借专业的师资团队、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多门核心课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筑牢了坚实基础。

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一)立足实际,精准定位研究方向

教研室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与学生学习需求,确定了多个重点研究方向。例如,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难题,开展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运用差异的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文化内涵,提升跨文化沟通技巧。在“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中,教师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及语言运用特点,为个性化写作教学提供了有力依据,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教研室承担了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在《中国概况》课程改革项目中,为解决传统单一讲授式教学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影响知识吸收的问题,教学团队经反复调研论证,开创了现场情景式教学模式。郭漫老师在课堂上,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中国概况英语教学与思政育人相结合。比如:指导学生用英语了解纸扇的历史渊源后,在扇面绘制“梅兰竹菊”,并尝试用英语讲解图案中蕴含的高洁品格;教授中国剪纸时,先通过英语介绍剪纸里“福字倒贴”“喜鹊登梅”的民俗寓意,再让学生动手剪出体现团结精神的集体图案,并用英语分享创作中对“和而不同”理念的理解。吴丹妮老师在《中国概况》课堂上,将英语语言与美术鉴赏相结合,以OBE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山水笔墨间领略丹青之美,人文之邃。这样的过程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动手间自然领悟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实现知识与价值的共通。

学生剪纸作品

学生临摹山水画作品

在《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中,引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任务,如小组辩论、主题演讲、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运用语言知识,锻炼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与自主性,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在小组展示环节,五个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维度解读课文。“奇闻轶事”组从博物馆中的牛仔文化点燃大家的学习兴趣。“文化符号”组通过时间轴PPT,梳理牛仔裤从工装到文化符号的演变历程;“语言特征”组聚焦课文中的长难句,设计专“四风”格的语法改错题;“商业传奇”组以李维斯公司发展史为例,分析全球化企业的成功要素;“社会影响”组探讨牛仔裤如何打破社会阶层界限。任课教师高璐副教授在每组展示后引导学生运用PEEL结构(论点-论据-分析-联系)进行互评,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合英语(二)课堂OBE教学改革

(三)以研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研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师们在参会后将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教研室内部的经验分享与研讨活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此外,教师们积极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进行总结提炼,多篇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教学理论,更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形成了“教学—研究—教学提升”的良性循环。

高璐(左)、郭漫(右)参加学术会议

二、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一)《旅游英语》:对接行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主讲人郭漫副教授将《旅游英语》课程进行了特色化建设。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涵盖旅游景点介绍、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突出实用性与针对性。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引入实际旅游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与实际工作流程。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多家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锻炼了旅游英语交际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旅游英语技能竞赛,如湖北省导游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求职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通过这些努力,《旅游英语》课程培养出了一批批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旅游英语》课程实践

2021级英语本科1班朱滢璐同学获奖照片

2020级英语本科5班王帅同学参赛照片

(二)《高级英语》:深耕文本深度,锻造思辨能力

《高级英语》课程聚焦文本深度解读与思辨能力培养,构建“三维能力”体系,实现语言精深化、思维批判性与文化融合性的协同提升。课程打破单一教材局限,精选马克·吐温、菲兹杰拉德等著名作家的经典文本,融入国际热点议题与跨学科素材,形成立体内容体系。教学采用“问题导向—小组探究—多维解构”模式,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细节与社会语境深入讨论,教师通过追问推动思想深化。多元评价体系侧重过程性表现与创新解读,全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思维,为高端涉外工作与学术研究筑牢能力根基。

《高级英语(二)》优秀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