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园林系党总支书记、副系主任 丁健博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些曾经在电视里听到的,在书中看到的世界顶尖名校到底是什么样子?好莱坞大片里的美国生活是真的吗?今年暑期有幸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教师赴美考察团,有机会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经过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开始了13天的美国行。从诺福克-华盛顿-费城-纽约-纽黑文-波士顿-芝加哥-拉斯维加斯-洛杉矶-旧金山,我们把美国从东到西穿越了一次,把梦想中的学术殿堂: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南加州大学、欧道明大学、乔治敦大学、威廉玛丽学院都瞻仰了一遍。虽然战线拉得很长,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但也长了不少见识:
第一、关于美国大学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独木成林的孤植树木,配上宽敞的草坪让人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轻松地在草坪上看看书、听听音乐或是三三两两的谈谈学习生活,让我们羡慕不已,当下纷纷表示要把下一代送到美国的大学。
美国的大学建筑和园林景观几乎都是几何形的,远没有中国古代文人的那种曲径通幽的意境感,但简单中却也体现着对称、均衡和秩序。这种差别可能也与欧美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而中国倾向于现象的直观,凭感性做揣测有关。我们这次考察的大多数学校均是历史悠久,因此学校里面有大量的雕塑小品,人物雕塑多是纪念与学校相关的创立者、捐赠者或者为学校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学者,艺术雕塑多是本校学者、学生的作品或是外来的捐赠。几乎每个私立学校都是靠社会捐赠才有了大的发展,这与美国大学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关,也可能因为美国有很高的遗产税(几乎90%),社会福利十分健全,不需要“养儿防老”有关。
校园的植物配置大多是参天的大树和草坪以及大量的爬墙植物构成,辅以少量的花坛或者彩色地被植物,很少看到复杂配置,但环境清新优雅,再加上大量的松鼠、野兔以及小鸟,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面。常见的植物种类及用途与国内有较大差异,虽不乏像广玉兰、樟树、银杏、构骨、红豆杉、悬铃木、棕榈、紫荆、橡树、络石、迷迭香、彩叶草、月季等我们所熟知的,但认不得的植物更多。校园的植物养护都做得很出色,乔木定干比较高,灌木丛、花坛、地被的修剪都是严格按照设计的图案来。并将修剪后的枯枝、树叶、干草等粉粹加工处理后配上石灰、除草剂、复合肥等,覆盖于树盘之上,既能减少杂草又能供应营养。
每一个大学都有一座建筑宏伟,内部庄严肃穆的教堂,学校允许各种宗教信仰自由,体现了美国大学文化中的兼容并包含民主自由。另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每一所大学拥有好多个图书馆,综合性图书馆外各个学院都会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存量大多在几百万至上千万。在欧道明大学里的语言学教室、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室内,我们看到都是一个老师在与几个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平等,气氛融洽,不需要很大的声音。每一个学校的教学设施都非常完善,舒适的木质有记录板的座椅,既有容纳上百人的环形教室也有仅仅只有十来张座椅的小教室,但都是配有投影设备的多媒体教室,听欧道明学习的学生讲,学校甚至为学生发放公用的IPAD作为教具。学校会对每一个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然后定制不同的学习计划。学校的学生管理基本上都是学生自治,各种不同的社团承担着学校各种活动的组织和运行。
总体来说,除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景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外,其它学校的校园与中国的校园相比差不多,但成就差别太大,一打听都是出了几位总统、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因此,我想一个学校是否能长久得到人们的认可,必须要培养出有成就学生,必须要有真正的大师,需要尊重和自由。
第二、关于美国社会
高度的城镇化使每个地方都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公共设施,除了纽约等少数大城市的市中心外,很少有很高的建筑,与以前的感觉不同,美国人居然比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还要重,下了班都是往家赶与家人呆在一起,此次除了拉斯维加斯外,几乎没感觉到他们有什么夜生活,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是十点钟左右才开门,下午五六点关门,作息表都贴在门上。工作效率很高,但绝不会加班,在纽约可以看到911世贸大厦废墟留下的重建项目还在不紧不慢的施工,丝毫没有像中国的什么大战多少天为什么献礼等口号,因此他们的建设质量确实很高,抗震效果、隔音效果都有明确的要求,更不会有漏水一说。
美国的建国历史很短,但他们很善于保存历史、尊重历史,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自由钟、Wisconsin战舰等都是人潮如织,各个大学也有很多的纪念小品,包括校园的树木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各地都有很多的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航空博物馆、艺术博物馆、非洲艺术博物馆、邮政博物馆等等都是各个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重要课堂。特别是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关于生物进化、生命奥秘的展厅,给我们形象地展示了癌症的产生、遗传差异的产生、分子生物学中的DNA复制、错配、修复等,有图、有动画,全是自助式的,需要了解什么就查询什么,一个馆呆上1-2天完全不成问题。
美国的生活成本很低,对于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3000美金的收入来说,水果、蔬菜大部分都是1-3美金一磅(0.907),衣服20美金左右一件到国内需要2-3百,而且他们的衣服质量很好,每家每户都有洗衣烘干设备,几乎不用晾晒,衣服都不会缩水褪色。汽油3.6-3.8美金/加仑(3.785升),换算成人民币不到6.5元/升,住房很多地方只要30-60万美金,但是财产税很高。但他们基本上都不存钱,不管多大的店都是刷信用卡消费,大部分的收入用在基本生活以外的地方,如旅游、学习等。这当然与美国相对健全的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相关,除幼儿园和大学外,上学都是免费的,医疗体系也保证了每个人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老了也有福利院可以住,流浪汉有免费的政府餐和教会的福利餐。
但是美国人的资源浪费太严重,每个房间的空调都是二十四小时开着,不管有没有人,路灯白天也开着,甚至汽车白天也亮着灯,每一家几乎都有2-3辆汽车。要是美国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点电,估计够湖北省用一年。
美国人非常有礼貌,陌生人之间也会礼节性的打招呼,电梯里、过路时如要借道通过都会说“Excuse me”。公路上偶尔塞车绝不会有人按喇叭,老远都会是车让人,没听过司机相互掐架。在公园排队等候时,每个人都很耐心,而且一些工作人员会弄个大气球让大家一起简单娱乐一下,还有一些个人表演以分散大家的焦急。在诺福克的Nauticus博物馆参观时,我们几个人开始以为可乐免费,就要了一杯,后来发现是需要付费就赶忙去给钱,人家还问是否确定要付费。在美国每次住旅店时退房都不需要查房,甚至房卡也不需要还,你只需要在前台定好住几天就可以,随时都可以走,这应该就是美国人的基本信任。美国基本上很少见到小偷小摸的犯罪或者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因为他们很注重信用记录,有污点的人难以找到工作,很可能一辈子流浪。
拉斯维加斯是世界著名的赌城,不夜城。每个酒店下面都有赌场和娱乐场,适合各种类型的人,即使是赌博大家也是本着娱乐的精神,一边下着注一边与荷官、同伴、甚至是陌生人开着玩笑,品着免费的鸡尾酒,丝毫没有常见的赌博那种红眼、拼死一搏的压抑。或许这就是典型美国人的平和心态吧。
第三、关于游学考察
此次游学考察的几乎每个学校、每个地方,特别是苹果店、奥特莱斯(名牌工厂直销店)都能看到大量的同胞,消费能力让人咂舌。应该说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确实影响了世界,美国这种移民国家更是接受的快,很多名牌店都有中国导购,孔子学院在美国也很有市场,所有的学校都有中国留学生的身影。从侧面也说明我们中国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学习精神在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很多小孩子在外游学参观也表明中国家长对海外学习的渴望,未来武生院应该抓紧同欧道明等学校的合作,进一步开启语言培训交流、夏令营、2+2,3+1,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向的探讨、尝试,这对学校未来的生源和发展都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习诺丁汉森林、西交利物浦的成功经验。甚至可以探索交流毕业生海外实习等领域的合作。

我们在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