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公开课经验分享
——外国语学院 周逸轩
一、教改思路
《写作》是英语专业本科生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二年级的一门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英语段落的写作和知识与技巧,并能够按照要求写出不同体裁的段落,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者图表、数据写出各种类型的短文。基础上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四性三结合”,“四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时代性以及趣味性。“三结合”:写作知识的教授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相结合。
二、教改特色
我在本课程的讲授中,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根据学生班级的学习风格调整了整体框架,从句子、段落到语篇的习得,让学生对写作的结构框架有所了解,然后介绍写作的方法。《写作(2)》中,我剔除了过时的写作手法,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写作手法,例如:时间的描述、空间的描述、举例论证、下定义、因果联系、比较与对比、归纳等写作手法。另外,我还在学期末,让学生进行Logical Fallacy的专题研讨报告,让学生寓学于乐。
三、教学实施过程
传统的写作课堂,枯燥、沉闷,为了激发学生对写作课的热情,我通过W-P-C-R的教学模型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课前,通过QQ群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确保学生熟悉文例。课中,通过学生的展示和交流,推导出某一写作方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方法,会布置与之相关的段落写作,让学生训练,熟练掌握。最后通过上交的作文,我会一一修改、润色到最后的定稿,达到学生对一篇作文的产生有更好的认知。
四、教学反思
但是仍然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学生的作文如果能更有效率的进行评阅?是否能采取同伴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点评?这些问题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得以解决。
个人简介:
周逸轩,汉族,湖北洪湖人,硕士研究生。2016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6年5月进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任《英语语言学》、《英语写作》等课程主讲。主持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一项,参与湖北省科研项目一项。

《软装设计》公开课经验分享
——艺术与设计学院 阎轶娟
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穿三个目标:一是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清晰的认识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不同章节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分别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掌握软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流程;二是明确能力目标,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什么技能?因此在课程实训环节我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项目执行能力、项目讲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项技能;三是明确素质目标,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设计案例和市场调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其主动分析与学习。
明确了这三个目标,如何去实现?我在教学设计上苦下功夫,在教学手段上将“互联网+”融入教学当中,借助学习通网络平台,将本门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呈现在其中,让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都能预习或巩固知识,并初步建成一个资源库,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其次就是在实训环节的教学设计上,通过前几届教学过程的摸索,改变了以往独立单元练习的形式,而将其设计成一个整体,运用CDIO模式让学生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实现、运作的完整训练。如在讲授软装设计元素的教学章节时,带着学生先从人物设定入手,从而来确定风格,再通过家具、布艺、灯具等循序渐进的过程逐一进行设计和软装产品的选配,最终形成一套完整方案的展现,锻炼了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而任何方案设计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产品来表现,因此我带领学生去做软装市场调查,在宜家家居卖场去了解产品的尺寸、材质、价格等,再通过摆场实操锻炼了学生的项目执行能力。在摆场实操环节脱离了以往的单纯方案设计,需要将图纸上的方案落地实现,这一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软装设计与其他类型设计的区别所在,从一张图到一个方案,如何在设计中表达情感与生活方式,是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历练,有深厚的美学基础,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还要有对细节的把控力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软装设计》这门课不再是纸上谈兵,将其与社会市场服务及需求结合起来,市场在变,课程内容也朝着未来市场走向在改变,精准抓准行业现在的动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个人简介:
阎轶娟,汉族,女,中共党员,湖北武汉人,讲师。200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及其理论。2009年7月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现任环艺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教授课程: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软装设计等课程。在校工作期间,主持市级、校级课题各一项,参与校级课题二项;参与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多次获得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优秀教师”荣誉;2011年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论文评选教师组三等奖;2012年湖北省先进艺术教育工作者;2014年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设计类优秀奖;2015年绚丽年华第八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教师组教研成果一等奖。
